德安与共青能否率先一体化?[图]
【“昌九一体化,我们先探营”】第四站:德安 <br>德安与共青能否率先一体化?[图]<br>两地城市、产业、园区对接已有一定基础<br>德安主动融入“共青先导区”迎来新机遇<br><a href="http://jj.jxnews.com.cn/" target="_blank">http://jj.jxnews.com.cn/</a> 2013-08-16 11:21 九江频道-九江新闻门户网 【字 体:大 中 小】 <br><br><br> “这段时间常看到关于昌九一体化的新闻,我在考虑是不是该把生意往南昌拓展了。”8月14日,在德安从事物流生意的杨国平告诉记者,随着“昌九一体化”的推进,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一片大好。<br>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的一分子,德安县的地理位置和共青城一样,都处于昌九工业走廊的中段。在昌九一体化中,德安又将担当怎样的角色?德安与共青“相向发展、融为一体”,能否为昌九一体化带来借鉴和参考?它们是否可率先实现一体化?本报“昌九一体化,我们先探营”大型新闻采访活动组走进第四站——德安。<br><br><br>德安县城风貌<br><br>德安陆路物流港<br><br>共安大桥<br> 【战略】<br> 打造昌九一体化支点<br> 离开共青城,我们沿着共安大道进入德安县城,80码的速度,记者算了一下仅用了6分钟。<br> “以前,我们去共青城走高速要花20来分钟,走县城的老路要半个多小时。”德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诗彪告诉记者,两地时空距离的缩短,源于德安和共青“相向发展、融为一体”的发展思路。<br> 德安县位于庐山脚下、鄱阳湖畔,是昌九工业走廊的一颗中心明珠。由于其与南昌、九江各相距50公里左右,又毗邻有着政治地缘优势的共青城,德安县在昌九一体化中担当的角色尤为重要。<br> 8月1日,省委书记强卫在共青城、德安调研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共青城、德安毗邻鄱阳湖、连接昌九的区位优势,打造成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先导示范区和重要支点。8月6日,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指出,“共青、德安、永修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全力支持和谋划先导区建设,要作为一个城市群来布局。”<br> “这是德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德安县委书记叶心林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策应省委和九江市委的战略部署,德安县提出了围绕“城市对接、园区对接、产业对接、设施对接”等方面上项目的方针,把与共青城相向发展作为昌九一体化支点的决策。<br> 【行动】<br> 主动融入“共青先导区”<br> “目前,我们在昌九一体化中担当的主要角色,就是与共青城一道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叶心林语气坚定地说。<br> 德安县将快速改善民生作为昌九一体化焦点聚力,借助建设鄱阳湖生态示范先导区的契机,积极争取将宝塔、河东、蒲亭、高塘、林泉、丰林、园艺场、彭山林场等列入享受先导区优惠政策范围,使德安县的先导区范围达到400多平方公里。<br> “在江西区域发展格局中,南昌和九江是江西‘龙头昂起’的双核,共青先导区是连接昌九的重要支点。”叶心林说,德安主动要求加入先导区,一是自我加压,二是增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另外也是与共青抱团发展,借助先导区的政策优势,实现双赢。<br>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共青先导区总体规划》,德安将高起点修编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对接共青城,使共青先导区在经济总量、产业升级、小康提速、生态保护等方面在全省起到示范作用。<br> 德安规划城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br> 除了积极融入先导区,德安县也把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实力作为策应昌九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br> “按照城市‘东扩西进南移北延’的总体思路,我们聘请了专家对德安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高起点、宽视野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着力做好与共青城在城区、园区、产业以及基础设施上的无缝对接。”叶心林透露,昌九高速德安互通北移工程即将启动,计划新建北移互通到县城的迎宾大道,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城市规划区面积将达到100平方公里。<br> 【对接】<br> “相向发展、融为一体”<br> 杨国平是德安陆路物流港的负责人,自从2010年将物流企业落户德安以来,他深切地尝到了与共青城相向发展的甜头。<br> “共青与德安的物流企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他们主要搞仓储,我们负责运输。”杨国平告诉记者,共青城有不少服装企业,需要大量的仓储基地;而德安跑运输的人比较多,在周边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两个地方的物流企业正好可错位发展,形成互补。<br> 叶心林告诉记者,德安坚持与共青城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推动两地产业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共同促进产业合理分工和科学布局,避免产业过度同质化竞争和重复建设。同时在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方面,德安也有意与共青城“相向发展、融为一体”。<br> 沿着改造升级的105国道驶出城区,在一片尘土飞扬的黄土地边上,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凌指着一大片开阔地告诉记者,这里是德安县工业园七期,建成后将与共青城的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无缝对接,连成一片。<br> 记者了解到,德安县确立了“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矿产加工、机械电子、食品医药”五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德鑫纺织、鑫城纺织、塑丽龙纺织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80万纱锭,在全省纺织产业的占比达五分之一以上,到2015年底,纺织产业规模可突破200万纱锭。<br> 李凌介绍,德安县工业园区在3年里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全省18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之一,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7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亿元以上企业45家。<br> 而在叶心林的考量中,工业园区“前途”远不止这样。向共青靠拢,有着他的“小算盘”。“我们希望借打造共青先导区的机遇,用好省市在资金、金融、项目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合力将两地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高新产业园,快速推进两地产业发展。”<br> 【思考】<br> 两地能否率先一体化?<br> “其实,作为昌九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和支点,德安与共青城在三年多的相向发展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是否可以先期启动一体化模式,为昌九一体化提供很好的示范和模本?”有专家这样建议。<br> 记者从《关于推进相向发展全力做大德安经济总量的意见(送审稿)》中获悉,德安县将加快与共青城在交通、物流、通信、能源、旅游、水务一体化等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加快德安河东大道、共安大道北延伸线的建设,与共青金湖方向对接;争取德安绕城公路升级,与共青境内干道串联形成一体化城市的外环快速路;加强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网规划建设衔接,实现两城并网,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br> 此外,围绕“相向发展”战略,深化德安共青区域的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对接,消除合作体制性障碍,构建“统一规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公共服务体系。<br> “我们还希望加快德安共青两地城际交通衔接。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尽快消除两地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叶心林说。<br><br><br><br><a href="http://yfgjylc.blog.com" target="_blank" title="盈丰国际娱乐城">盈丰国际娱乐城</a>,<a href="http://yfgjylc.blog.com" target="_blank" title="盈丰娱乐城">盈丰娱乐城</a>,<a href="http://yfgjylc.blog.com" target="_blank" title="yfgjylc.blog.com">yfgjylc.blog.com</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