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漏洞下的“假结离婚’现象谈
文章简介:日前,新京报《女子5月内3次结由于国家各种政策总是会因婚姻、“假结婚”、“假离婚”即使看似建议国家可以用更细化、人性化的日前,新京报《女子5月内3次结离婚助人购房 对象从20岁到60岁》为题,再一次揭露了为躲避限购调控政策,购房者们频出歪招:有以公司名义买房的,有以高价购买完税证明的,而最热闹的当属假离婚、外地人与本地人假结婚等。以北京为例,北京自2011年实施限购政策以来,已查出约50个这樣的“婚托”。
由于国家各种政策总是会因婚姻、家庭状况不同而有差别,不少国家政策、法规都孕育了“假离婚”现象的滋生:有人为超生、多生而怀孕后假离婚的;有人为躲避贷款、逃税漏税而假离婚;也有人为享受低保、廉租房、养老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而假离婚……原本为了达成社会公平的政策性差异却成为不少百姓牟取“不公平”的投机之路,如何實现政策公平、社会公平也因此备受争议。
“假结婚”、“假离婚”即使看似合法也并不可取,因为婚姻问题直接牵涉到社会和諧和道德风气,也会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效果。每一个人的婚姻自由权都值得尊重,但社会还是应當树立起一种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婚姻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婚姻问题,而不要当之为“儿戏”。
建议国家可以用更细化、人性化的各类政策规定来反规避国民的‘假结、离婚’现象,补充性的细则化政策应该盡早出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