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今冬油菜将达200万亩
九江市今冬油菜将达200万亩发布时间:2013-10-25 08:17
来源: 九江新闻网
夏季损失秋冬季补
我市今冬油菜将达200万亩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邹伟军)日前,记者从全省油菜集中育苗暨油菜机播现场会上获悉,为做到“夏季损失秋冬季补”,我市高度重视冬季农业生产,计划全市今年冬种油菜在去年190万亩油菜的基础上,扩种10万亩,达到200万亩的油菜面积。
油菜是我市传统优势作物,与棉花一起被誉为赣北的“金花”和“银花”,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在180万亩以上。2013年全市春收油菜实现189.7万亩,其中水田油菜100万亩,水田免耕直播机开沟面积达到60万亩。尽管生产期间遇到了播期干旱、花期低温阴雨等不利气候,但各地通过采取“一促四防”等多种综合措施,重点打好了“抗旱保面积”、“抗低温保结实”、“防菌核病保产量”三场战役,灾年继续获得了油菜丰收,今年春收全市油菜籽平均单产125公斤,油菜籽总产23.7万吨,比上年增产1.9万吨,增长8.7%。
据了解,根据全市冬种生产总体部署安排,今年我市冬种生产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以增加冬种面积、提高冬作物产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合理利用冬季耕地资源,重点抓好“两菜、两草、一薯”(油菜、蔬菜、红花草、牧草、马铃薯)生产,发展其他高效秋冬作物,全面提高冬种覆盖率,积极推进规模种植,推广先进栽培技术,着力提高单产和种植效益。全市冬作物总面积300万亩以上,其中油菜面积200万亩以上,绿肥面积40万亩,小麦、马铃薯、蚕豌豆等春粮面积14万亩,秋冬蔬菜36万亩,饲料及饲草作物10万亩,冬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油菜籽平均单产达到130公斤,农民从冬季农业中增收100元。
今年冬种将突出发展油菜生产。扩大油菜种植面积,要求各县(市、区)对主要干线公路两侧油菜覆盖率进行重点部署,大力打造百里“金花”走廊,发展环庐山旅游观光油菜带。城郊大力推广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方式。积极扩种绿肥。把发展红花绿肥作为全面提高冬种覆盖率的重要措施,全市种足种好40万亩。大力发展秋冬蔬菜。积极策应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市、县城郊蔬菜基地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措施,调优品种结构,全市完成36万亩以上秋冬蔬菜生产任务。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冬种生产各项工作正加紧落实。市农业局早在年初就下达了冬种油菜目标任务,9月上中旬,各县(市、区)相继召开了冬种工作会,层层分解任务。建立冬种督查激励机制。市里对冬种工作每月督查一次,年底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比。各县(市、区)也都加大了冬种督查和奖惩力度,确保油菜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加大资金投入。我市有11个县(市、区)被列入国家油菜生产奖励县,奖励资金全部用于发展油料生产上。到目前为止,全市已调运油菜、绿肥良种100万公斤,免费供种20万公斤,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投入油菜开沟机、精量播种机等农机具4000多台(套)。把落实油菜面积作为实现目标任务的首要前提。各地充分利用冬季土地资源,切实抓好冬种面积的落实,重点是将油菜、绿肥等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据农业部门调度,全市已落实193万亩。把普及配套技术作为提高单产水平的关键环节;把实施高产创建作为带动油菜发展的展示平台;把搞好土地流转作为推进规模生产的重要举措,引导和鼓励土地向生产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力争今年在冬季土地流转规模种植油菜等冬作物面积上有新突破。把开展科技服务作为实现增产增收的必要途径。各级农业部门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头”服务宗旨,积极做好冬种生产各项服务工作。努力提高冬种生产科技进村入户率,使今年油菜生产在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种植效益上有新的突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