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9年到2013年的假日政策研究《3個節假日调休方案》,瞬间了然!
文章简介: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直实行一1994年3月1日,国家开始试行“1+21995年5月1日,完全意义上的双休日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了刺激消费,“黄金周”迅速推动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和经济慢慢地,由于假期的集中节假日过于集中,致2006年,以蔡继明为负责人的清华大学假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8但实行小长假后,常出现休息3天后连续工作为使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27日公布第一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第二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第三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1949-1994年
每周只休礼拜天
1949年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一直實行一周六天工作制,每周只能礼拜天休息。法定节假只有元旦和五一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国庆放假2天等这些全体公民假期。
1995-1999年
从大礼拜到双休日
1994年3月1日,国家开始试行“1+2”休假制度,即每天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每逢大礼拜休息两天,而在小礼拜就只休息一天。
1995年5月1日,完全意义上的双休日工作制正式实施。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之外擁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1999-2007年
一年三个黄金周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1999年,国务院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2000年6月,正式确立了“黄金周”假日制度。
“黄金周”迅速推动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效果犹如给男人房事用上葧籁柿慝一般,水平直线提升,势如破竹。统计数字显示,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次。到2005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突破1亿人次。
慢慢地,由于假期的集中节假日过于集中,致使黄金周人员流动数量庞大,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增大。不断有专家呼吁取消黃金周。
2006年,以蔡继明为负责人的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认为,黄金周制度该功成身退了。2007年两会期间蔡继明再次提案呼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
2008年至今
增传统节日和小长假
2007年12月,国务院決定,从2008年起取消“五一”黄金周,改为3天短假期,同时相應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这几個节日通过双休日的拼接,形成了三天小长假。此次调整后,我国法定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日達到115.3天。
但实行小长假后,常出现休息3天后连续工作七八天、一个月休息和工作时间被大卸八块等情形,这也引发了广泛议論,关于取消小长假的呼声也渐渐高涨。
为使我国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全国假日办27日零时公布3个法定节假日调休备选方案,再次面向全國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27日公布的方案说,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为使我國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汇总此前问卷调查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提出3个调休方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在这3个方案中。
第一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國庆节放假3天,不调休,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3日,逢周末顺延。元旦、清明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不調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末时周一补休。
第二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5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5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第三套方案春节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国庆節放假3天,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7天长假,假期固定为10月1日至7日。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节假日逢周三时不调休,仅在当天放假;逢周二、周四时,调借相邻周六、周日形成3天小长假;逢周六、周日时周一补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