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标题: 九江创新机制助推工业发展 前5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0亿 [打印本页]

作者: 优利卡    时间: 2013-8-7 17:27:33     标题: 九江创新机制助推工业发展 前5月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0亿


自2009年九江提出“两区(工业园区和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发展思路以来,九江创新议事决策机制、创新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创新奖惩考核机制,加快工业强市,助推进位赶超,为九江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机制保障。今年1至5月,九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0.13亿元,同比增长14.8%。
  九江市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创新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行“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强工与兴城互为双翼,互相带动。一批批大项目不断落户的同时,九江市大力盘活土地经营做美城市搞好城建,一批城建大项目相继开工,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又吸引不少客商来九江市投资,形成了良性循环。
  创新议事决策机制
  2008年12月份,钟利贵刚到九江市委书记任上时,在一次大会上讲了一句话:统一思想比解放思想更重要。钟利贵在大会上说,当前九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大城建、大物流、大商贸、大旅游等等都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后来组织全市领导干部通过开会讨论、外出参观、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认识到只有把强工与兴城两篇文章做好,才能争得九江应有地位,及时把全市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强工兴城”上来,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发展思想。为此,2009年,中共九江市委在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了“两区(工业园区和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发展思路。
  确定了“强工”战略以来,九江以市四套班子联席会为议事平台,会上议透、会后干好,杜绝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决策科学民主,执行一个声音。每年年初召开一次四套班子会专题研究城建项目,把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落实到具体项目上。
  创新重大项目推进机制
  “两区互动,强工兴城”,工业是实力是底气,九江市以适度超前的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建设了长虹西大道工程、八里湖环湖路、十里河综合整治工程、濂溪大道、八里湖跨湖大桥、九江——瑞昌码头沿江快速通道等城建项目。在项目建设上,九江市大力推行“六个一”的推进机制,即对每一个城建项目实行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名责任人、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和一支好的施工队伍。
  2009年10月1日,长虹西大道建成通车,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让原来的沼泽、荒山变成了一条全长4700米、宽80米阳关大道,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九江速度”。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及时调度,现场指挥是长虹西大道工程制胜的关键。而强有力的“六个一”推进机制,为长虹西大道成就“九江速度”提供了制度保障。
  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机制
  九江要实现强工做大经济总量,就要求各县(区)的经济发展逐年上台阶。为此,九江市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对下放手放权,给予县(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全面调动县(区)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九江市每年7月选择在一个县召开一次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的任务,再鼓干劲、再添措施。
  九江市给予更大的自主发展权后,各县(区)把强工兴城作为工作的重点,坚持从县情出发,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各县(区)领导干部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项目,常年沉在项目一线;各套班子齐心协力、合力共为;各级干部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当前,九江全市正在重点抓好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亚东水泥五六期、青岛啤酒、德鑫纺织、志高空调三期、华祥科技以及杭氧退城进园等一批续建项目的建设,全市县域经济蓬勃发展。

北京大学总裁领导力研修班北京大学地产总裁班北京大学房产培训班




欢迎光临 九江论坛网 (http://www.ganz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