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标题:
瑞昌市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
[打印本页]
作者:
若放弃
时间:
2013-11-16 13:00:00
标题:
瑞昌市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
文章简介:近年来,我市瞄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如今的瑞昌城,绿地面积持续增加、绿地布局古语云:凡事预则立。我市把创建园林城市作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我市分别委托省内外完成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绿地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同时应体现城在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市按照“移步观景,最宜在城市道中。按照城市道路绿绿色向单位和社区延伸。两年来,全市52个种绿、护绿、爱绿,成为瑞昌人的自觉行动。夏秋夜晚,瑞昌市民广场华灯璀璨,四周林木不止是市民广场。近年来,我市投资数千万元“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添作两枝看。”这些在推进园林城市建设中,将“绿色”和“古色以“城市大建设”为指引,我市城市规模和功城市重“建”,更应重“营”和“管”。我市如今,放眼瑞昌城中,处处碧树芳草、处处街
秋日瑞昌,满城披绿,碧水环抱,美不胜收。
近年来,我市瞄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发展定位,强力推进沿江大开发的同时,大力实施“城市大建设”战略,城市规模、基础设施、楼宇建设等方面均取得升级式發展。与此同时,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致力于园林城市的科学规划、精心建设和规范管理,一幅鸟语花香、绿色满城的城市画卷,正在瀼河之畔徐徐铺开……
如今的瑞昌城,绿地面积持续增加、绿地布局更趋合理、绿地质量也大有提高。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发现,晚上散步、休憩的地方更多了,公园、街道、广场……到处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小区内的鸟雀也更多了,常常“吵”得人们不能睡懒觉。
科学规划 彰显城市特色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我市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一項系统工程来抓,同时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致力打造一座富有个性魅力的园林城市。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我市分别委托省内外一流的规划编制单位,先后编制完成了《瑞昌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瑞昌生活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設规划》、《瑞昌市污水处理工程设施建设规划》等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绘就了“绿色”图谱。
完成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地、公园绿地、园林景觀和绿化树种等方面作了系统规劃。其明确指出,未来10年,瑞昌將构建由瀼河绿化景观、南环路景观大道、安定湖公园、人民公園、柳湖公园、市民广场及城市绿地組成的城市绿化体系。同时根據地形、地貌及自然资源,划定了城市綠地保护禁建区,从而进行有效的绿色资源保护。
绿地规划要与城市发展相匹配,同时应体现城市的个性发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出,2020年,瑞昌城市建成区将达到28.7平方公里、人口29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将提高到13平方米。瑞昌城市抱湖襟河、山夷水秀,绿化建设将做到点、线、面相结合,构成完整的綠地系统,从而凸显瑞昌的水岸生态和园林城市特色。
整体打造 塑造城市形象
在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过程中,我市按照“公园—广场—小区—道路绿化带—庭院”的合理布局,同步推进、细化措施,促进了城市环境的整体提升。
移步观景,最宜在城市道中。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要求,我市先后完成南环路、安定湖公园、高速公路等10余处景观带建设,累計绿化面积123公顷;对城市主干道路浔阳东路、杨林大道绿化带进行全面补植,新栽苗木40万株;另完成城区18条主干道的绿化新建。截至目前,城市主、次干道绿地率均达到25%以上。
绿色向单位和社区延伸。两年来,全市52个临街有庭院单位做到了增绿、造绿、透绿,城市主干道沿街单位拆墙透綠达到92%,园林化单位占全市单位的一半以上;加强住宅小区绿化,严把规划方案审批关和综合验收关,确保绿地面积达30%以上。目前,全市共有24个园林绿化达标住宅小区,其中富豪花城小区还被评为省级園林小区。
种绿、护绿、爱绿,成为瑞昌人的自觉行动。2010至2012年,我市植树面积逾万亩,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0%。同时积极倡导各单位和居民开展公共绿地认养美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凸显亮点 提升城市品位
夏秋夜晚,瑞昌市民广场华灯璀璨,四周林木茂密、草地平整,是人们休憩、游玩的好处所。居住在金铭福邸小区的朱大妈说:“晚上来到这里,既可跳舞健身,还可在这个‘氧吧’呼吸新鲜空气,别提有多舒心了!”
不止是市民广场。近年来,我市投资数千万元打造了三大城市公園,成为瑞昌新景观、新“绿肺”。其中,城市森林公园以原生态绿化景观为主,并建设地标式建筑——天嗣塔,与投资2000多万元打造的安定湖公园上下相形、呼应成趣,成为城市发展中赛湖组团的核心景观。而投资1500多万元改造的人民公园,是瑞昌人气最旺的城区中心公园。
“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添作两枝看。”这些精品工程的相继打造,使得瑞昌城市的水岸生态特征更加明显。
在推进园林城市建设中,将“绿色”和“古色”有机融合。瑞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瑞昌八景中的“苍城古墩”、“仙桥晚照”和“苏亭墨竹”均位于主城区内。为保护和管理好这些名胜古迹,相关部门制定了《瑞昌市城区文物管理办法》、《瑞昌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采取了各类保护措施,使文物、遗迹得到了有效保护,为深度开发创造了条件。
规范管理 优化城市环境
以“城市大建设”为指引,我市城市规模和功能设施均得到很大改观。两年来,共投资1.02亿元,对城区道路修建和改造,目前城区道路总面积27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六纵六横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积极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城市道路路灯、景观灯达6800余盏,亮灯率均达98%以上。除此之外,我市在城市供水、燃气改造、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做了大量的工作。
城市重“建”,更应重“营”和“管”。我市坚持规划、建设、管理“三手硬”,努力提高经营城市和管理城市的水平。近年来,扎实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治“两违”、城市保洁、治理户外广告、垃圾分类运输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城市管理“六大新政”初见成效。许多从外地回来的瑞昌人说:“城市不仅变大变高了,而且变得更加美丽干净了,真让人感到高兴!”
如今,放眼瑞昌城中,处处碧樹芳草、处處街明道净,一个天蓝、地绿、水清、景美、人和的美丽瑞昌正在瀼河之畔显现。勤劳的瑞昌人民也清醒地认识到,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将继续走綠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力争将城市家园打造得更加宜居、美丽与和谐
欢迎光临 九江论坛网 (http://www.ganz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