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标题:
江西老表回乡创業參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若放弃
时间:
2014-1-27 10:52:34
标题:
江西老表回乡创業參考
文章简介:“镇上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我就把别人不1月23日中午,57岁的宋建华站在他的应春节临近,在奉新县宋埠镇街上,“种粮大户“我是种粮大户,也是加工大户。”宋建华告2002年,宋建华抓住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去年一年,我们的总产值达到了600多万种粮、加工、销售一条龙,宋建华开创了当地虽然2003年就收获了“全国种粮大户”的
x
我今天转发一些农民致富的典型事例,供回乡老表們参考。
“镇上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我就把别人不种的地租过来,从2002年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亩,通过种粮、加工、养殖產销一体化,一年纯收入能有100多万元!”盘点去年的增收账,奉新縣宋埠镇宋埠社區农民宋建华喜笑颜开。(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1月23日中午,57岁的宋建華站在他的应星大米加工厂内,指着一排排大米加工机说,他种田能种出这么大的规模,多亏了生产加工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更和党的一系列惠农好政策分不开。
春节临近,在奉新县宋埠镇街上,“种粮大户”袋装大米的出现让当地百姓在购买年货时多了一個选择。与其他大米不同的是,“种粮大户”是宋埠社区农民宋建华創立的本土品牌。
“我是种粮大户,也是加工大户。”宋建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他就办起了全镇唯一的农产品加工厂,不仅加工自己种植的粮食,也为当地农民提供加工服务。
2002年,宋建华抓住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的机遇,带头承包周边农田200多亩,走上了大规模种植和加工的道路。“当时的环境不是太好,农民种的粮食都卖不动,我还要扩大規模种田,很多人都不理解。”憨厚朴实的宋建华心里卻有一笔账:通過扩大加工,实现产销一体化,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
“去年一年,我们的总产值达到了600多万元。”宋建华的儿子宋单春告诉记者,如今,他们生产的大米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不仅在省内设了经销点,还远销湖北、廣东等地。
种粮、加工、销售一条龙,宋建华开创了当地“种粮大户”的一种新模式。近年来,宋建华先后购买了5台收割机,3台大型耕整机,如今他承包的2000多亩农田已全面实行机械化种植,从育秧到插秧再到收割,種田各道“工序”都依靠农机。
虽然2003年就收获了“全国種粮大户”的称号,但在宋建华看来,自己的种植规模还不算大,与目前的加工水平来看,甚至显得小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公司成为新型农业发展典范,把更多的农田整合到一起,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之路。”文/图记者陈文秀实习生颜艷萍
本主题由 最高气温 于 2014-1-26 14:42 审核通过
欢迎光临 九江论坛网 (http://www.ganzw.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