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青城2012年工作安排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13: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2012年工作目标及安排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7亿元,增长17%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7亿元,增长28%以上(保守了些,本人认为在40%左右突破8亿是有可能的,除非2011年有超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增长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2012年底达到200亿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增长6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6亿元,增长2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增长2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增长30%以上;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28吨标准煤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决战工业200亿为重点,加快壮大经济实力
  做大经济总量,做强工业实力,重点在产业,关键在龙头,希望在园区。今年是我市“三年决战工业200亿”的最后一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兴产业、强骨干、战园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以更快的速度促成产业聚集。依托我市荣获的“中国羽绒服装名城、国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及新建的国家羽绒制品质检中心,加强纺织服装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创建自主知名品牌,形成纺纱、织布、制衣、设计研发、贸易展销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依托万亩手机产业园和共青城手机绿色发展论坛,以现有手机、空调企业为基础,加快相关配套企业落户,着力形成移动终端产业聚集,不断做强电子电器产业。借助国家加大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用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光电建筑一体化”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寻求互联网产业新突破,力争引进1-2家相关企业落户;依托宏博总部经济园区,大力引进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
  以更实的举措做强骨干企业。坚持以骨干企业的做强做大带动产业的发展,以优势产业的聚集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的新跨越。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要素保障、考核激励等方面向骨干企业集中和倾斜。重点支持赛龙通信与摩托罗拉合作,研发智能手机,开拓国际市场,力促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2亿元以上。支持挪宝空调、金淞空调加快技术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力促主营业务收入均达到10亿元以上。支持鸭鸭股份、锦兴纺织等龙头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力促鸭鸭股份今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亿元,上缴税收1亿元以上;力促锦兴纺织达产达标,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支持共晶光伏、欧唯诺等光伏企业加强管理,达产达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促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30亿元和10亿元以上。通过一年的努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家、过10亿元的6家、过20亿元的2家、过50亿元的1家。(目标明确,加油)
    以更高的标准推进园区建设。园区是决战工业的主战场。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要求,坚持财力、物力、人力向园区倾斜,确保今年财政投入资金3亿元以上。着力改善园区工人居住环境,新建职工住房1500套以上,帮助企业加快发展。抓住获批全省园区绿化提升试点的有利契机,全面提升园区绿化档次。盘活土地资源,积极实施“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试点,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为项目落户创造良好条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下游管道和上游排污专管、高压线路改造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园区幼儿园、小学、卫生服务站、金融网点、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等配套设施年底建成使用,为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打下坚实基础。
  以更大的力度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三个文明”有机统一的先导示范区,必须敢于先行先试,勇于改革创新,致力于扩大开放。坚持“最低成本、最高效益”的招商思路,创新招商办法,强化招商服务,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变招企业为招产业,更加注重招商项目的规模、效益及产业贡献度。努力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水平,确保今年利用外资突破6500万美元,外贸出口突破3.2亿美元。重点围绕我市电子电器、新能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四大环境友好型产业,实施产业招商,完善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构筑产业群。力争今年新引进项目50个以上,1亿元以上项目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这是重点呀)。
  (二)以建设一湖三区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打造“30-50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着力建好“一湖三区”,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建好“一湖三区”四大板块。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科学编制城市发展控制性详规,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布局,推动四大板块高水平开发、组团式发展。精心打造城市新区南湖。加快推进中航城商务中心、高尔夫新18洞、中芬数字生态城、奥特莱斯名牌折扣店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全力推进格兰云天五星级酒店、宏博总部经济园区、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展示馆、鄱阳湖生态湿地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建成使用;加快建设北岸公园、沿湖景观带,将城市新区南湖打造成一个风景秀美、商贸繁荣、人气旺盛的绿色生态新区。稳步提升主城区。按照“分片改造、整体提升”的原则,以优化小区环境、美化城市面貌、完善地下管网、整顿交通秩序、推进棚户区改造为重点,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形象,逐步把主城区打造成为高品质生活服务区。大力建设工业园区(即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大力提升生态绿化,不断优化美化园区环境,吸引中外有志青年来此创业,成为青年企业家聚集的热土,进而成为全国一流的绿色产业发展区。科学布局共安大道相向发展区。加快动漫产业园、喜洋洋主题馆、金融服务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合理配置共安大道沿线商业网点及配套设施,把共安大道及周边地区打造成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内涵。按照“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的要求,凸显共青城市特色,展示共青城市活力,优化城市功能组合,加快建设共青团广场、青年创业史馆。进一步提升共安大道、共青大道等主干道的美化亮化,着力彰显城市魅力。在全省率先建设城乡“绿道”,力争今年建成30公里,形成“开门见绿色,上路看景观”,着力打造花园型城市。实施“智能电网”工程,重点推进智能社区、节能大厦、智慧交通、互动化营业厅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城市。突出建管并举,加大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常态化管理,广泛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市民综合素质,着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统筹城乡试点区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自然村建设为主体,以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推进为重点,做好新农村建设点“三清七改五普及”和“三绿一处理”整治工作,支持甘露镇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加强生态建设,完成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2800亩。加快实施“迁村并居”工程,强力推进江益镇荷塘村、甘露镇集镇、金湖乡凤凰村部、下边李家四个示范点开工建设,确保年底全部建成使用。加大对城乡“两违”建房整治力度,加强常规管理,坚决杜绝“两违”建房,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强龙、增值、惠农”工程,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农业,力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增3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新增15家。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血防、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工程建设。启动博阳河大桥至苏家垱乡、共安大道至泽泉乡公路建设。全面巩固农村信息化试点工作,完善农村通信网络设施,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乡信息服务均等化。
  (三)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点,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筑牢加速赶超的基础,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90亿元。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畅通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配套等实际困难。按照今年重点项目推进时间表,倒排工期,加快维科锂离子电池、创益科技、亚华电子、智能电网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确保诚鑫纺织、汇丰不锈钢、中科新能源、升凯电子、丰裕达电子、精而美手机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力促赛龙通信二期、共晶光伏二期、维益埃电气、超群科技、振宇达电子、中南科技、荣丰泰科技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早日达产达标(领导们加油呀!你们平时吃点喝点没有关系,实事可要办好呀!)。
  加快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青年大道、公交总站、公园广场、城乡污水管网、共安大道给水工程、社区环境提升工程等一批城区基础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按时推进,按质完工。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军山至共青、宝塔至共青两条110KV线路改造,确保完成柘青线220KV线路迁移。扎实推进雅悦商务酒店、恒奥商贸购物中心、沃尔玛商务中心、欧玛威物流园、新村商业城等一批服务项目建成使用。
  加快完善一批社会事业项目。优化中小学教学环境,加快推进共青城中学三期、耀邦红军小学新教学楼、东湖小学校舍抗震加固、甘露镇小学、坪塘小学等扩建项目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加快推进南大实训大楼开工建设,大力支持共青科技职业学院创建(这是个新项目,省教育局支持共青城发展的重要体现),力促江西师范大学共青校区、江西财大共青校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建成(希望早日建成,不要再让我们一年盼一年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扩建乡镇卫生院、村(居)卫生室。完善公益福利设施,加快推进国际儿童村、社会福利中心、青少年阳光成长中心二期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开工建设行政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公安大楼、工商大楼等项目,方便群众办事。加快文体设施建设,抓好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充分利用共青城城市品牌,加快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上争取的力度要加大,能要政策要政策,能要资金要资金,能要项目要项目,总之拿来主义也不错,有总比没有好。);借助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加快申报省级区域出口基地。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文化发展和文化市场大繁荣的有利时机,加快建设中国羽绒博物馆,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富华山景区),成立共青城青年文化艺术团,探索建立共青城文化产权交易所。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争资争项,千方百计争取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水利建设、民生领域等项目落户我市。
  (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以下都是套话了)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包容性增长。
  强化民生保障。在完成省市确定民生工程任务的基础上,本着“群众有盼求、财力可保障、年内能完成”的原则,着力做好十件惠民实事:①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350元,月人均补差提高到22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170元,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05元。②筹集资金3亿元,建设廉租房1400套、公租房26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400套、垦区棚户区改造1350套、安置房750套,农村危旧房改造30套。③加大对特殊人群保障力度,安排残疾人公益性就业岗位50个以上,免费发放轮椅100辆以上、辅助器具700套以上;为50名以上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尿毒症患者免费实施血液透析治疗。④扶持创业就业,新增城乡就业人数5000人以上,免费培训就业、创业人员3000人以上。⑤实施“千吨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4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⑥新建城乡“绿道”3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60公里以上;整治改造城市道路16700米、边街小巷10条。⑦加强学前教育配套,筹资2000万元,建设四所乡镇幼儿园。⑧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建2000亩城郊绿色蔬菜基地。⑨改善医疗条件,完成人民医院综合住院部大楼建设。⑩建设南湖北岸公园、共青团广场和园区景观湖公园;加密公交班次,开通城区至火车站、燕坊公交。
  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提高教育投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校车及学校安全管理,整合师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网点布局,着力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人才管理和改革试验区实施意见》,大力实施“英才计划”,引进各类高端人才。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共青城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医护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乡村两级医疗水平,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加大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文化、体育、科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建设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和公信司法。加快建立覆盖乡村两级的电子户情档案系统,及时掌握动态、通达民意。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法诉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以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加快优化政务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办事、为民做事、务实成事、廉洁干事,着力打造高效诚信、群众满意政府。
  依法行政履职能。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在市委的核心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和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依法进行。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创优服务提效能。以机构设置逐步完善为契机,按照“三定”方案的要求,加快机关作风转变,重点治理“庸”、“懒”、“浮”、“赌”、“贪”等问题,集中整治“两头热、中梗阻”现象,确保行政高效、政令畅通。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流程,推进网上审批,完善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清楚,一次就办完,切实提高服务效率。
  重心下移抓落实。目标变现实,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眼睛朝下看、身子向下沉、重心往下移。坚持破解难题抓落实,对用地、用工、资金等方面的难题,找准根源,寻求突破,做到不畏难、不避难,千方百计把难题解决好。坚持深入群众抓落实,实行“一线”工作法,继续开展“心连心、促崛起”干部下基层、民情家访、“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等活动,完善“民声直通车”和“市长热线”平台建设,扎扎实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
  惩防并举保清廉。大力加强政府系统干部廉政教育,增强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把握政策底线,远离法规红线,做到对组织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加大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招标投标、土地出让、国有资产、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管,切实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坚持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赶超崛起,更需策马扬鞭!新的一年,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全面推进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先导示范区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8 04:47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