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九江:看浔阳 寻城记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18 10:53: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前些日子,和朋友一道欣赏《春江花月夜》演出,烟花浔城,落影缤纷;水墨浔城,情景交融。那美轮美奂,令人神往;斯人文荟萃,令人景仰。套用东坡语,“不识浔阳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那么浔阳城今何在?浔阳城,你在哪?
(一)
首先问问度娘,百度键入“浔阳城”,弹出两个词条,其一“浔阳城方位”:“浔阳城,现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古称浔阳,浔阳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湖北、安徽与江西三省交界处。万里长江与京九铁路在此交汇,鄱阳湖在东,庐山居南,襟江带湖,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浔阳城是一座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地处南北大动脉和黄金水道的交叉点,承东启西,引南接北,众水汇聚,依京九、靠庐山、挽长江、抱鄱湖,地理位置异常独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其二“浔阳城现状”:“九江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36郡就有九江郡。九江文化底蕴丰厚,拥有蔚为大观的山水文化、神秘深奥的宗教文化、声名远播的书院文化、厚重深远的商业文化等十大文化名牌,以及‘融汇九川、敢为人先、勇创实干、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品牌。”
这不就是九江的简介么?浔阳城的前世今生究竟又怎样呢?
(二)
翻翻《九江市志》才知道,九江古称有寻阳与浔阳之分。乍看还以为是笔误,细究起来它俩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据史记载,汉时先置寻阳县,后又置寻阳郡。寻阳县治原在长江以北的今湖北省黄梅县境内,至晋时移到江南寻阳郡治柴桑城,后来撤销寻阳县并入柴桑县。从此,人们就把柴桑城视为寻阳城,三国周瑜点兵、孔明吊孝地即为柴桑。这座古城,不仅是柴桑县城和寻阳郡城,还曾是江州的州城。那么,“寻阳城”现在哪里呢?其遗址在现今九江市开发区以西七里湖一带,其四址为:东起赛城湖的马鞍洲、围嘴、七里湖附近,西至玉兔山、鹤问寨,南到赛城湖村,北靠赛城湖闸,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它是1981年5月在全省文物普查中发现的,1987年被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柴桑城附近还有一座城隘——湓城,或称盆口关、湓口关,《晋书.地理志》有“柴桑,有盆口关”的记载。这个湓口,当为紧靠寻阳城东北面的拱卫性质的军事关口。由于湓口城靠近寻阳城,且地势高。当寻阳城累受水患时,相关驻防自然东移至此,其郡治、州治的地位随之也被湓口城所取代。唐武德四年(621年)时,湓口城更名为浔阳城,从此开始了它1400来年作为州治所的历史。
这,大致就是寻阳城与浔阳城的链接了。不过,湓口浔阳城的地势虽比六朝寻阳城略高,仍属于低洼地带。因此浔阳城随后陆续东移,历经宋、元、明、清各代,逐渐形成西门口以东的德化县城。也就是说,就单一城池而言,“浔阳城”最后定格于现浔阳区西门以东,甘棠湖以北,老鹳塘以西的位置。故城周长6公里,有岳师门、东作门等七门,城墙自民国13年(1924年)以后陆续拆除。现仅存位于一七一医院东面中段围墙处的,东作门(亦即盘石门)及600余米的城桓,算是浔阳古城的历史见证了。
熟悉中国城市发展史的都知道,大多市是因城而起,部分由市置城。浔阳城无疑是前者,文献《寻阳记》有“湓城,灌婴所筑”即为佐证,历为屯兵重防之地。“因有九派汇流通江达海之便,向为万商云集舟来楫往之区。江右名埠,七省通衢。三大茶市有其名,四大米市有其位”(刘上洋)。浔阳因城兴市,由市旺城,那就顺理成章了。
(三)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南朝.谢灵运),真正能引起我们共鸣的,想必是耳熟能详的名篇经典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大多靠文学作品来传诵的”,浔阳城也不例外。最早映入眼帘的是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随后王维“忽佐江上州,当自浔阳下”;李白更富恣意,“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正如唐宣宗所赞“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还数白居易的《琵琶行》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以致后来,人们一到此地,不免感喟:“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宋.欧阳修),生发“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何时归帆沂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宋.苏轼);触景生情,“送客浔阳月堕迟,清秋一首白家诗;荻花枫叶今千古,红袖青衫彼一时。往事倦教随水逝,伤心偏爱倩人知;不因谪宦来湓浦,如此江山缺好辞”(清.王文治)。事实上我也正是从中才窥出“浔阳城”的过往:“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白居易);“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宋.秦观)。正是“九派浔阳郡,分明似图画”(唐.权德舆),便使每一个游子萌生“此地何妨便终老,譬如元是九江人”(白居易)之念,结缘浔阳城,“悠然见南山”。
(四)
往事越千年,历史车轮辗至2012年,九江市将位居古浔阳城范围内的浔阳楼南侧的棚户区列入旧城改造规划,并命名为“浔阳城”。“千年一脉,复兴浔阳”。作为江西省棚户区改造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这一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未来都市商业文化区是浔阳区迄今为止投资最巨、规模体量最大的地产开发项目。本着“以诚造城,复兴浔阳”的城市使命,于老城区核心地段上,全力将中房.浔阳城打造成为,集居住、办公、文化、旅游、休闲、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都市商业文化区和首席滨江城市综合体,彻底改造和提升九江老城区的城市功能,打造一座流淌历史风韵、展示现代风情的全新城市地标!江山多锦绣,盛世呈胜景!


淋膜纸www.donghong56.cn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4 12:56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