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工业撑起九江“核”心优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26: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昌九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在热议“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早在2009年1月,九江就鲜明提出“‘两工业强则经济强,四年之后成果显现出来,令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52.8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来之不易,适时提升了九九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其沿早在2012年2月,江西省就把九江沿江开我市历来重视沿江地带的发展。在推进沿江开经过几年建设,九江港口优势快速提升,沿江同时,将赤码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新型建材九江的沿江优势,可以承载大工业,特别是大“九江要抓住昌九一体化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做市沿江办副主任丰章良在谈到与南昌的对接时在我市新出台的《关于实施“双核”战略全力对于九江来说,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委给予的



工业撑起九江“核”心优势
发布时间:2013-10-16 07:59
来源: 九江新闻网

工业撑起九江“核”心优势
记者 邹伟军
“昌九一体化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在热议昌九一体化的声音中,九江社科理论界有这样一種说法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认同。做大九江工业,打造工业强市,使九江在昌九一体化的进程中发挥更为强大的“核”心優势,是省委提出“双核”战略部署的一个关键所在。
基础主攻工业成果丰碩
“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區共青示范区是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期我省为策应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升江西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在发展战略上由均衡发展向重点突破的一次重大转变。这一战略既是对区域经济竞争日趋集团化、一體化,全国經济面临转型升级宏观形势的准确把握,也是对九江近年来‘两区互动、强工兴城’,赶超发展、全面争得九江应有地位实践成果的充分肯定。”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黎峰林认为,九江近年來工业发展迅猛,“强工”不仅帶来了经济发展的大提速,更创造了财政收入的大增长,也是这次省里把九江与南昌相提并论,實施“双核”联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早在2009年1月,九江就鲜明提出“‘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把工业作為推进九江赶超发展最重要、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并提出“用最强的力量抓工业,用最大的力度支持工业”。
工业强则经济强,四年之后成果显现出来,令人鼓舞。2012年,九江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億元,一年净增800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总量;全市工业化率由2008年的43.1%提升到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外贸出口占全省比重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九江工业提供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接近六成。财政收入增长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九江财政支出民生资金占总支出的比例达63%。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52.8亿元,增长38.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总量是2008年的2.3倍,全省第二;完成全社會固定资产投资642亿元,增长24.1%,在全国经济放緩,外贸、固定投资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在近年来持續高增幅、大基数的基础上,繼续保持20%以上的高幅增长。
如此令人振奋的成绩来之不易,适时提升了九江的城市地位,也为九江在區域竞争中谋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如今,九江在江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九江也将在昌九一体化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优势沿江开发势头强劲
九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的港口城市,其沿江152公里岸線是江西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在江西打造核心增长极的一系列战略规划中,九江的黄金水道总是被决策者们以“戰略支点”的重要地位来谋定。
早在2012年2月,江西省就把九江沿江开发作为全省的重大战略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設的重要抓手,强调要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大力推进沿江开放开发。而早前,省政府出台《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九江沿江地区“飞地经济”發展的指导意见》,把省内一些设区市的冶金、新材料、物流等领域的重大产业项目搬至九江的沿江地带,充分利用九江天然的沿江资源。省委书記强卫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體(扩大)会议上也指出,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昌九一体化,是策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迫切需要。可见,天然良港的优势決定了九江在区域发展和竞争格局的地位与作用。
我市历来重视沿江地带的发展。在推进沿江开发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强调高起点开发,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园区、项目、產业、港口、物流、城市等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城西、城东、彭湖、赤码等四大板块,不断完善沿江区域路网,抓好彭湖大道、城西铁路專线、赤码港區公用碼头等基础設施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经过几年建设,九江港口优势快速提升,沿江产业快速聚集。我市在沿江区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钢铁和有色冶金、交通装备制造、电力能源、轻工、化纤纺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完善产业布局,主动对接产业转移。 
同时,将赤码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彭湖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优质钢和重化工产业基地;城西板块打造成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目前,九江沿江已有钢铁、光伏、石油化工、机械(含造船和汽车工业)、纺织、建材、电子、医药、电力工业等产业,旭阳雷迪光伏项目、玻纤项目、九江钢厂、理文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
九江的沿江优势,可以承载大工业,特别是大运量的工业,这些将为昌九一体化注入无穷的发展动力。
发展对接南昌强工业
“九江要抓住昌九一体化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做大自己,当前最重要的是主动做好与南昌的对接文章。”黎峰林认为,“对接”包括发展規划对接、产业园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公共服务对接、休闲旅游对接等等,其中产業园区对接尤为关键,九江要在昌九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做强工业,打造工业强市。
市沿江办副主任丰章良在谈到与南昌的對接时也强调了加强产业对接。他说,进一步加大协作力度,推动南昌、九江两地产业深度合作,積极做好我市沿江产业板块、昌九沿线工业区与南昌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对接,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从而做大两地优势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全省大运量、大用水、大进大出的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向沿江布局。
在我市新出台的《关于实施“双核”战略全力做大九江的决定》中也对進一步做大做强工业提出了具体思路和举措:做优工业园区。发挥九江經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独特作用,推动共青国家级纺织服装基地做大做强,促进永修星火工业园打造“世界硅都”。支持瑞昌市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開发区,彭湖、赤码、城东产业園建设提升为省级经济技术开發区。做强骨干企业。推进理文造纸、恒生大化纤、神华煤电等特大项目建设,力争每年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支持九江钢厂、九江石化等龙头企业技改扩能、重组合作、增资扩股,扩大产能规模,打造一批百亿级航母型企业,力争至2015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10家、过50亿元企业10家,力争纳稅过亿元的企业达20家。做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纺织服装、电力能源四个主营业务收入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和新医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实现三年翻番。
对于九江来说,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委给予的前所未有的重视,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未来,南昌与九江,两座城市效益互补、联动发展,将构建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生动局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2 15:40 , Processed in 1.25000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