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印象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9:03:1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长江印象
林夕
每当站在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长江边,深吸着江面上那独特的气息,听着江水不断拍打着江岸的声音以及目视着船过后掀起的一阵阵波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昔日的长江印象常常浮现在眼前。
四十多年前的童年,因住在离长江边不远的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湖与长江相通,从那时起就与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登上屋顶或者爬上家中厨房的窗台向北望去,可看到江水与湖水交界处是泾渭分明,这边是清澈的湖水,那边是混浊的江水,但最常见的还是江中的大小船舶,其中船体较大,上下分几层,驾驶舱在船头的是客轮,夜晚船上闪烁的灯光投影在水面,就像一座熠熠生辉的水上迷宫,至于货轮,驾驶舱在船尾比较好分辨。每次船舶交会,大船都会远远地拉响汽笛,提请过往的船只注意。
夏天,我们一群小伙伴,避着大人来到江边,坐在护坡的大石上,双脚悠闲地拍打着水面,观望过往的船只,那时被船激起的波浪打湿裤脚,是常有的事,并且脚在江中静泡时间长了,皮肤上的毛孔会沉积浮尘,像长了毛一般。如果凑巧,在江面还可以看到三五成群,不时露出黑色背部的江猪(学名江豚— 一种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因去黄石的亲戚家,有机会乘船。开始是家里大人带着去,到十二、三岁时可以单独甚至带着弟弟乘船去,先是大人把我们送到烟水亭附近的船码头,然后自己侯船、验票、上船、换票、找舱位等。不知为什么,那时去黄石,好像总是买的下午四、五点钟开的船,晚上十一、二点到,亲戚在码头接船。到亲戚家后,洗漱一番后休息,已是凌晨近一点了。
多次乘船后发现船号为一位数的船,船体较大,其次是二位数的,最小的是三位数的,像往来武汉、宜昌—重庆间的客轮一般是这种,据说是考虑宜昌上游长江航道弯窄,礁石较多的原因。
客轮有负责换票、补票、升客票等级的客运室以及卧具室、小卖部、阅览室、民警室,这些基本分布在船的中部,而每层的餐厅则无一例外在船的尾部。
船票分一等舱(一人/间,可卫浴),二等舱(二至四人/间,可盥洗)、三等舱(八至十二人/间,可盥洗)和四等舱(十二至二十人/间)、五等舱(二、三十人/间)以及五等散席,其中三等及以下舱位大多是上下铺,船舱有统仓,也有分左右两排,中间是过道的。四等舱一般在二楼,也有安排在顶层的。有的船的顶层,中间过道处天花板是透明的,光线极好,春天阳光明媚,夏天阳光却有些灼人。五等舱在甲板下层,一般是两层,也有的是上、中、下三层铺位,它离机舱近,噪音较大,舱内空气较混浊。五等散席是没有铺位的,但可在船上租卧具,找空处铺好坐卧。
早期受经济条件限制,乘船出行一般选择五等仓铺位较多,即使想买三、四等舱的票还得提前托关系找熟人,很是麻烦。购买二等舱及其以上的船票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如需具备相应的行政级别或出具一定级别机关的介绍信等),这种限制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逐步放宽。
旅客上船后先到卧具室凭票换取舱位牌,领取卧具,然后找各自的舱号及铺位。除休息时间外,每临近前方港口时,船上广播一般会介绍该地的名胜古迹,并通知:“各位旅客,前方到达港**港。在**港下船的旅客,请作好下船的准备,从*处下船。”。随着两声浑厚的汽笛声响起,轮船缓缓靠上码头趸船(无论上水还是下水,轮船均是船头朝上,逆水停靠),然后水手抛接缆绳,固定船舶并架好跳板,旅客按序先下后上。上下客完毕,水手移去跳板并解开缆绳,客轮在一声长长的汽笛声中逐渐离开趸船(汽笛声一声开、二声停,三声通过),向着下一目标航行。
在航行的船尾,可以看到涌起的一簇簇浪花,浪花翻滚之处,常有三三两两的鹭鸟在追逐着浪花,盘旋觅食。春天,乘船纵览长江两岸的城市、秀美翠绿的山峦和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倾听浪花和水鸟的欢唱,大有心旷神怡之感;雪后乘船,看到长江两岸银装素裹,像两条巨大的白色卧龙,不免使人在感叹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一股豪迈之情油然升起。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结束大学期间的重庆实习,准备经水路返回九江。不巧当时长江涨水,船运暂停。几天后,通过重庆港务局一位仅一面之交的熟人,买到了几张去武汉的四等船票(船号好像是三位数的)。在重庆朝天门码头登船后,大家都很兴奋,能有机会目睹长江三峡的风光、体验一下船过葛洲坝船闸的感受,但连续几餐的方便面加榨菜,再加上船体的晃动,多少有些不适应。船过三峡时,舱内的旅客大多涌向船的甲板一侧,欣赏三峡风光,留影纪念。船上的广播不时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要集中在船甲板的一侧。据说现在的三峡已不如当年高耸、险峻,可能是当时无三峡大坝,水位较低的原因。过了三峡,船上通知,葛洲坝船闸因江水上涨暂时封闭,旅客们需在葛洲坝上游下船,翻坝后换船。庆幸的是,船即将到葛洲坝时,船闸放行了,就这样到达武汉,已是三天后了,然后我转道黄石改乘船返回九江。记得在黄石港码头侯船时,遇见一对姐弟俩,姐姐大约十二、三岁,两人准备乘船去九江的亲戚家,交谈中,送行的孩子母亲得知我的亲戚和她是同一个单位,说起来她也认识,于是她就委托我在途中照顾姐弟俩,到九江后,码头出口处会有人来接他们。当时,我们都只买到了散席票,上船后找一空处铺一张纸就坐下了。一路上姐姐的话较多,而弟弟则只关注着手上的连环画。好在下水船快,大约3~4个小时就到九江了。现在算起来,那姐弟俩年龄应近四十了,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这件往事。
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北,每次探亲回家,都难割舍长江缘,来回首选还是乘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从九江返武汉上班,买的散席票,在船的顶层,找一空处,几张报纸一铺,一觉醒来已见武汉关的钟楼。
说起长江客轮名称的演变,很有时代的特色。文革开始,全部冠以“东方红”号,文革结束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上中期,长江客轮按所属上海、芜湖、武汉、重庆长江轮船公司不同,易名为“江申”、“江芜”、“江汉”和“江渝” 号。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长江客运快艇的出现,加上新建了一批高速公路和铁路,传统的长江客运因航速慢、时间长,旅客人数逐年减少,市场开始萎缩,大约到2004年,长江轮船公司基本全线退出了长江普通客运,现在江面上除了寥寥无几且航期不定的游轮外,看到的大多是货运船舶。
长江往事如云烟飘散,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却还记忆犹新。


2011.8于九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8 23:58 , Processed in 1.21875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