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功高震主的韩信为何被吕后诱騙诛杀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6:37: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刘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不敢掉以韩信(约前231-前196),韩信熟谙兵法并非怯懦之人。韩信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韩信被吕后诱骗诛杀。汉十年(前当时吕后无明确证据,只有把韩信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汉开汉皇打击异姓功臣以提高皇权。对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对于丞相的权力过大,刘邦也采取



    劉邦虽然做了皇帝,但他不敢掉以轻心,第一个让他不放心的就是在各地的异姓王。他们都有兵将,有的还有三心二意。第二个问题就是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韩信(约前231-前196),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國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曾先后為齐王、楚王,后贬为淮阴侯。为汉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劳,但后来却遭到刘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谋反的罪名而遭处死。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功高震主的韩信为何被吕后诱骗诛杀
                                   (韩信剧照  图片来自于網络)


韩信熟谙兵法并非怯懦之人。韩信熟谙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作为军事家,韩信是继孙武、白起之后,最为卓越的将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用兵,是中国战争史上最善于灵活用兵的将領,其指挥的井陉之战、潍水之战都是战争史上的杰作;作為战略家,他在拜将时的言论,成为楚汉战争胜利的根本方略;作为统帅,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汉王刘邦率军出陈仓、定三秦,京索之战败楚军,随后分兵北伐,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敗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縱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信的母亲死后,穷得无钱来办丧事,然而他却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要让那坟地四周可安顿得下一万家。

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憤然离去,“钓于城下”,但所获不能果腹。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韩信十分感激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漂母聽了非常生气,“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进食,岂望报乎!”信闻之,深感惭愧。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史记.淮阴侯列》)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韩信被吕后诱骗诛杀。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征讨,韩信称病不随高祖出征。有人告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这时韩信的一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囚禁了他。那位门客的弟弟就向吕后密告韩信要谋反的情况。

当时吕后无明确证据,只有把韩信骗来,于是与相国萧何商议一起设下圈套谋害了韩信,说陈豨已被杀死,诸侯群臣都前来进宫朝贺。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友情,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斬杀了他,并被诛灭三族。韩信临斩时说:“吾不用蒯通计,反为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公元前196年寒冬正月,大汉开国元勋淮阴侯韩信死于长乐钟室,年仅三十三岁。隨后,韩信三族被诛,数千无辜,血染长安,哭号之声,传荡千古,当是时,寒风凛冽,长空飘雪,长安满城人尽嗟叹,无不悲怆,皆言淮阴侯一饭千金,不忘漂母;解衣推食,宁负漢皇?萧何一言便强入贺,欲谋逆者怎会坦率如斯?是侯不负汉,而汉忍于负侯,侯之死,冤乎哉! 不日,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高祖又问:“然信有何言?”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眶中打转了。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对于蒯通的反问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挥手道:“置之!”    

汉皇打击异姓功臣以提高皇权。对于其他将领,刘邦也颇费心机。开始,刘邦先是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官职,但眾将领因为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没有封官。一次,在洛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怕他以后不会封他們高官。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齒,因为他虽然功劳多,但太张狂,自己曾经想将他殺掉。张良听了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更不用著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論功行赏分封的名單。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众将的心都安定了。 

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将他们和地方的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对于丞相的权力過大,刘邦也采取了措施。在刘邦平定了英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為商人牟利,刘邦将萧何關进了监獄。幾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却为自己狡辩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现在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收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湖南刘昌春)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3 02:50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