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以特色立校硕果累累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09:40: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创建于1997年的赣北电子工业16年来,学校以特色立校,始终各类公办、民办学校强手如林,如16年来,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一直为了让学生更好滴适应社会需求,“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是赣北电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赣北电子工业学校却坚持“订单培



  文/陳伟
  創建于1997年的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坐落在世界文化名山庐山脚下、美丽的八里湖畔,与繁华市区紧密相连,是集九江学院、九江电大教育基地、江西庐山技工学校、江西庐山职业技能培训学院、赣北电子驾驶员培训中心,實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6年来,学校以特色立校,始终遵循“育人、崇德、成才、立业”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道路,致力培养“懂三门、会两门、精一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會负责,却得了累累硕果。 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万余名技能型人才。學校还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百强学校”、“全国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示范学校”、“江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等几十项殊荣,成为九江市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一面旗帜。
  “三二一”特色办学 培养企业特色人才
  各类公办、民办学校强手如林,如何脱颖而出,求得生存?如何争得应有地位?赣北电子学校以“特色立校”求生存。
  16年来,赣北电子工业学校一直着力培养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知识面广、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学校成功走出了一条“三二一”模式的独特路子,即培养“懂三门、会两門、精一門”的复合型人才。懂得三门专业的一般知识,会动手从事两门工种,精通一门专业技术,有着极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赣电走出的学生都是多才多艺的,学生不仅懂得汽车修理的各项流程,毕业后几乎个个都会开车。因为,学校自己办有驾校,所有学生都可以學驾驶。入校生毕业后都会開车(学费仅600元)。单凭这点,赣电的学生就能在所有的中等专業技术学校中胜出。在如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非常适合在职业服务基层和在技术生产一线工作合格的劳动者和中高级技能人才,学生還未毕业就被预定一空。
  為了让学生更好滴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不断“改造傳统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巩固主干专业,创造示范专业”,形成了以机械加工、电工电子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加工等新型专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體系,与企业紧密合作,多层次推进校企联手合作这种“立足行业、依托企业、结合生产、岗位对接、按需施教”的校企联手人才培养新模式,让學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封闭式的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16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一些优势专业如电子专業等就業率连续数年达100%。 “三二一”校企联手培养人才模式已成为“赣电”的一张耀眼名片。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力促学子创業梦圆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是赣北电子工业学校的最大亮点。学校有校办工厂,车间就是课堂;学校还有20多家对接企业,绝大部分是世界500强或全國500強企业。2011年10月18日,上海沪东、宁波益达等世界和全国知名企业同时在学校挂牌。学生学两年,在大型企业定岗实习一年。学生在校期间上海沪东等知名企业还派专门技术力量前来授课。這种“厂校挂钩,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最关键的是让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学到了真正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就熟练掌握了各种专业技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勤工俭学,这是赣电办学的一大亮点。学校调整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为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学生尽快对接市场,学校不断深入企业调研,把教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學校每年派人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考察,调查学生生活工作情况,探访所学知識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对课程技术要求进行调整,让教学更较符合企业需求,缩短差距。學校还根据企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在不违背教材的情况下,由企业提供教材学习计划,技术人员,及部分教学设备,到学校任教,确保教学质量。如此模式的教学方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最短的实践内掌握了理论学习知识。如,原先机械制图理论课需10节课,而现在只需6節课,而且效果非常好。在教学上,学校采用“2+1”模式,学校学两年,企业顶岗实习一年。不仅可以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有效的检验,还可极大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擔。此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更是赣电16年來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当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今年4月,学校榮获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第十届技能竞赛“汽车维修”项目团体一等奖,这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充分肯定。有了扎实的本领,不少学生纷纷成长为企业精英。以江西都昌县的刘圣荣、武宁县的刘向新等同学为代表的不少学生通过“赣电”的培养和自身勤奋努力走上了经理或董事长。刘圣荣是1997届电子班毕业生,这位昔日的稚嫩学子,如今自办实体,成为广州假日家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省劳动部门评为江西省创业之星。以都昌县的冯东来、安徽岳西县的胡舟等同学为代表的“赣电”学子已成长为企业的高層管理人才,年薪逾20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他们在各自成长的道路上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为“赣电”添光增彩,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订单培养确保就业 学生家长社会三方满意
  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组织大批学生社会实践难以做到专業对口,毕业生进入岗位后,做啥工作仍要从头学起,这是国内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通病。
  贛北电子工业学校却坚持“订单培养、确保就業”,这成为“赣电”人坚持科学发展,成功跨越的关键。十几年来,“赣电”成功推行了“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如,和沪东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广达集团、深圳富士康集团、江淮汽车制造厂、东風汽车制造厂、海尔集团公司、中国英格玛劳务输出集团公司、中韩劳务输出集团公司、红豆集团公司、小天鹅集团公司、万科物业集团公司、上海达丰科技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人才輸出合同,成为這些公司的人才培养基地。其中不少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同时与家长签订学生《就业安置协议书》,以维护学生合法權益。学校还在“长三角”、“珠三角”建立了就业服务中心,对学生实行长期跟踪管理,确保学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校还坚持两证毕业的原则,加強对就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实行学习、实习、就业、跟踪一條龙服务,学校有时还邀请学生家长实地考察学生的就业情况,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的稳定率,赢得的学生、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满意。 “学校取得了在就业工作上的两证毕业和三方满意的效果。”这是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评估专家、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评估组组长王继春教授对学校的中肯评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4 23:12 , Processed in 1.296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