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九江史上两位最富遗产的“市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6:05: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div id="textstyle_1" style="FONT-SIZE: 15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本坛多篇贴文痛诉过1949年解放后,九江大地发生过多处身败名裂的建设项目。其中,填堵龙开河堪称九江史上“最糟糕”工程。</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近日,偶尔得闲,细心研读老石先生撰述的《庐山东林文化探析》一文,有了惊人的发现:在九江历史上,不是每一任市长都是吃人饭,不拉人屎的,细数历任九江市长的业绩,竟有两位九江刺史(市长),堪称后世的楷模。</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公元376年,时为江州刺史的陶范听说安师高足慧永来到寻阳,便邀他游历庐山,在.下,深谷峡口,丛林掩映的一注清泉从峡谷流出,慧永见此处灵秀,禅心深为所撼。刺史陶范素慕禅道之风,见慧永为此处景致所动,便挽留永师驻锡庐山,并为他建起了僧舍,这便是西林寺之始。”</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无独有偶。“公元384年某日,时为江州刺史的桓伊特意来到西林寺看望永、远二公,永公便对桓刺史说:'贫僧同门师弟在此弘佛布道,没有道场处所,其随行人员众多,西林狭隘,难容众人。刺史能否为师弟辟一道场,此佛门之幸事,刺史之功德!'桓伊闻言大喜,说道:'安师两高足都在敝邑,此乃敝邑之幸啊!'当即便出资兴建僧舍,并亲题'神运殿',规模远超西林,386年新寺落成,因其址在西林之东,故名'东林寺'。”</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等历史名人都亲临过西林寺和东林寺,无数诗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不朽之作。西林寺、东林寺的佛教文化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市历史上的地位是后世一般的建筑和行为难以超越的。</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这无疑要感谢当时两位品德高洁、知识过人的江洲刺史,才让魅力九江更添了无穷的魅力。</font></p>
<p><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size="5">为何今日的九江市长们动辄耗费无数银两,却毫无建树,甚至他们只能竭尽所能,做出的多是坑人、挨骂的工程,而陶范和桓伊两位刺史却能实实在在为九江留下价值连城的古建筑遗迹和历代不衰的文化根基?</font></p>
<p><font face="宋体" size="5">笔者不恭,我敢说这就是文化的区别。补充一句,我不是说今天的九江市长们的文凭低于陶范和桓伊二人,我说的是他俩骨子里的真正的文化,是后任九江市长们难以媲美的。</font></p></div>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7 13:12 , Processed in 1.296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