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九江籍民国名人【夏国初搜集整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9:07: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江西九江籍民国名人【夏国初搜集整理】
李烈钧(1882-1946),原名烈训,又名协和,字侠如,号侠黄,汉族,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
个人简介
  李烈钧是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追随孙中山革命  李烈钧
,1902年入江西武备学堂。1904年赴日留学。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回国后,曾因宣传反清思想遭拘捕。1909年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陆军小学堂总办。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烈钧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令,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   李烈钧后率舰队西上迎击清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联合其他四个政团组成国民党,孙中山在湖广会馆主持国民党成立大会,他出席并 与阎锡山、张继、蒋翊武、胡瑛、沈秉堃、王传炯、陈锦涛、陈道一、莫永贞、褚辅成、松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徐谦、王善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孙毓筠、景耀月、虞汝钧、张琴、曾昭文、温宗尧、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就任总司令,揭开二次革命的战幕。8月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12月25日与唐继尧、蔡锷揭起护国讨袁旗帜,任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1917年后任孙中山两次在广州所组政府的总参谋长。辅佐孙中山打败陈炯明。1925年应冯玉祥之邀任国民军总参议,指导国民军与奉军作战。1927年初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任南京国民政府常委兼军事委员会常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烈钧致电蒋介石,主张尊重言论自由,改良政治,一致抗日。1946年2月20日卒于重庆。
个人生平
  李烈钧父名骏兴,参加过太平天国太平军。事败后回乡,耕种自给,常向他讲述太平天国起义经过和在帝国主义与满清军队联合进攻下失败的历史。李母杨氏,知书史,经常教他学习古文。烈钧自幼学文习武,爱好击剑,尤喜书法。稍长、广交游、豪放不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武宁新任知县王浚道上任后,勒索乡民缴纳历年旧欠田赋,全县民众怨声载道,烈钧激于义愤,聚众密议驱王。某日,乘王回  李烈钧手迹
衙时,率众蜂拥而上,打护兵,砸官轿,回衙后,王立即调兵遣将,捉拿肇事者,引起全县民众愤怒,群起声援,终于将王知县赶走。   光绪二十七年,李烈钧以身材魁梧、性格爽直,被武宁彭县令录取选送江西武备学堂,后又以学术两科兼优于光绪三十年由学堂选送北京应试。合格后由北京练兵处选赴日本学习陆军,先入士官十二联队实习一年,再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炮科第六期学习一年,在日留学期间,他与黄兴等共同组织了以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为宗旨的“攘白团”。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孙中山抵东京,由黄兴等介绍李烈钧与孙中山初次会见,在东京富士见楼神田俱乐部,直接听到孙中山的关于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长篇讲演,对革命倾服之念油然而生。光绪三十三年,经张断、王侃介绍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李烈钧自日本回国,任江西混成协第五十四标第一营管带,因在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被下令逮捕,幸得曾任江西武备学堂总办汪瑞闿暗通消息,及资助路费,逃至上海,通过冯国璋与云贵总督李经义等人介绍,于宣统元年(1909年)春到昆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不久,接任陆军小学总办(校长),曾暗中协助同盟会云南支部长李根源在学堂和军队中宣传反清,进行革命活动。   1911年秋,李烈钧奉命北上,参观清政府在天津马厂举行的秋操,途经武汉时,方知武昌起义已经三天。到达北京后,第六统制吴禄贞邀集数十人设宴欢迎李烈钧,到会者均支持武昌起义。在分配工作时,任命李烈钧为起义军重炮队司令。10月17日,烈钧接江西同志电促返赣。他考虑到江西混成协已有革命基础,便即离开北京,经天津、上海,于10月26日到达九江。   武昌起义胜利后,九江亦于10月23日在同盟会会员林森、蒋群等人策动下,兵不血刃地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九江军政分府,推举五十三标标统马毓宝为九江军政分府都督。李烈钧回到九江,军政分府总参谋长蒋群真诚相让,李烈钧无法推辞,遂于三国名将周瑜的衙署设总参谋长办公处,正式就职。是时,南昌尚未光复,江西巡抚冯汝癸效忠清室,指使马献廷假意投诚,暗探九江都督分府活动情况。一日,马潜入总参谋长办公处,偷阅文件,被李发觉,交付军法处会审,查出密信及其他罪证,立即判处马献廷死刑,清除了一大隐患。随即部署占领长江要塞金鸡坡炮台和马当炮台,调走炮台司令徐公度,将长江防线拦腰截断,阻住了清海军由武汉顺水东驶上海的十一艘军舰和两艘鱼雷艇,经晓以利害,清海军随即宣布起义。事后,李烈钧被推为海陆军总司令,九江革命势力因之大振。   1911年11月,李烈钧应安徽革命党胡万泰等人之请,派团长黄焕章率兵  李烈钧
两营赴皖支援光复安庆,不意士兵军纪败坏,掠夺洗劫,李烈钧闻讯大怒,亲率步兵一营,兵舰两艘,赶赴安庆调处,将团长关押,为首肇事者正法,掠夺财物悉数归还,迅速安定人心,恢复市面,各界开盛大欢迎会,推李烈钧担任安徽都督。   李烈钧任安徽都督不久,冯国璋派重兵进攻武昌,黎元洪一日五次急电,向李烈钧求援,李立即下令海陆军集合,并将皖督大印,交付胡万泰,率舰西上,抵武昌,迅即部署海陆两军,控制武昌事要地。黎元洪任命李烈钧为五省联军总司令,使冯国璋不敢越过长江,武昌得以转危为安。1912年1月,江西省临时参议会,向孙中山电控马毓宝,并请改派李烈钧为江西都督,李烈钧回赣于1912年3月19日就任江西都督。李烈钧主赣期间,大力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改革:整编部队,裁减旧军,改编新军,提高军队战斗力。同时接办军事学校,大力培养军事干部;改组都督府,裁部设司,精减人员,选贤任能,刷新吏治;整理财政,开办银行,整顿税收,设榷运,活跃地方经济;取缔帮会,肃清匪患,维护地方治安;选拔人才,资送留学,培养军政、经济、科技术人才;限期修通南浔铁路,计划续修南落铁路,修筑河堤,发展交通,繁荣经济。经过整顿后,使江西为军事、政治、经济巩固的省份。   1913年3月,在国会召开之前,袁世凯派人暗杀南京临时政府农林总长宋教仁,接着又向五国银行签定了二亿五千万元的善后借款,准备扑灭革命势力。5月5日李烈钧与湖南都督谭延闿、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袁世凯与五国银行签订大借款,并公开指出袁世凯为剌杀宋教仁的罪犯。袁世凯恼羞成怒,下令免除李烈钧江西政府都督职务。江西省政府议会,请李烈钧起义,李不同意,他说:“中央免除吾职,吾即起义,是反也,非义举也,袁世凯违法,重袭帝制,以民意伐之,吾赴听命。”六月中旬,由九江赴上海,临行,嘱省议员杨赓笙速回其故乡湖口县作发难准备,并说:“湖口地形险峻,襟外江而带内湖,为兵家必争之地,故亟宜作起义之策源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8 15:07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