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大工業是做大九江的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2:17: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市委在深邃洞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做强南昌、做大九回首九江发展道路,九江的工业曾一度辉煌,虽然这几年九江的发展打了翻身仗,步入快车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决战工业一万亿,不仅是做大总量的捷径,也当前,无论是从自身条件来讲,还是从外部环如今,做大九江的势已蓄、力已聚、时已至。



做大工业是做大九江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3-11-15 10:01
来源: 九江新闻网

——“决战工业一万亿”述评一
本报评论员
市委在深邃洞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果断作出了举全市之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五年过萬亿”的重大部署。这是立志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九江,以“拖不起、等不来、慢不得”的自我警醒,以“背水一战”强大的勇气,以“敢与强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争、敢跟快的赛”的奋进姿态,找准了做大九江的突破口,吹响了做大九江的冲锋号。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决策部署,把推进昌九一体作为全省发展升级的重中之重,把打造“双核”作为带动全省的龙头支撑,把做大九江作为提升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大戰略。省委将九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对九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市委书记殷美根强调,打造“双核”,做大九江,关键是做大经济总量,做大经济总量,核心是做大工业总量。通过做大工业总量,实现做大九江經济总量,这是尊重经济规律、順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争得“双核”地位的唯一途径。举全市之力,实现这一目标,必将大大增强九江的经濟实力,九江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将实现质的飞跃,对九江各方面的發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回首九江发展道路,九江的工业曾一度辉煌,在全省举足轻重。江西第一根火柴、第一颗钉子、第一块肥皂、第一艘轮船等多项工业第一都诞生于九江,九江制造一度成为江西工业的代名词。但“八五”“九五”期间,由于对九江发展的主要矛盾把握不准,又受均衡发展理论的影响,工作重心上患得患失,左右摇摆,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抓好,导致工业的核心地位产生了动摇,工业的衰退直接导致经济总量停滞不前,九江工业占全省比重一度降至历史最低点,仅占10.1%,最终导致领先地位的丧失。这几年,通过强工兴城,又实现了恢复性进位。发展实践反复证明,工业兴则九江兴,工业强则九江强。工业是九江的立市之本、强市之策、兴市之要。工业做大之日,就是九江做大之时。
虽然这幾年九江的发展打了翻身仗,步入快车道,但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仍然没有改變,经济总量不大、城鎮化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仍然没有改变。目前,九江与南昌相比,无论是經济总量还是城市体量,都存在较大差距。九江的GDP和财政都只有南昌的一半,中心城市的面积也是南昌的一半、人口是南昌的三分之一,这些指标要赶上南昌,短期内很难实现。目前我们与南昌最接近的指标就是工业,2012年底九江的工业总量占南昌的78%,今年预计可占到89%。我们要追赶南昌、打造双核,就必须突出优势,找准路径,从工业上开始发力、从工业上开始追赶、从工业上开始超越。只有工业做大了、实力做强了,九江与南昌才能“并驾齐驱”,双核定位才能“名至实归”。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內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统计部门预測,我们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GDP要达到5000亿元,必须年均增长1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达到6.05万元,必须年均增长14.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1.94万元,必须年均增长12.4%以上。我们现在的发展水平,與實现这樣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要抓住最近的3∽5年,把工业的基础打牢,把工业总量做大。只有工业总量做大了,经濟蛋糕就做大了;经济蛋糕做大了,解决一切民生问题就有了基礎和保证,两个倍增就有了底气,建成小康就有了实力。
决战工业一万亿,不仅是做大总量的捷径,也是带动各行各业繁荣的路径,更是为促进农业、旅游、物流全面发展另辟蹊径。决战工业一万亿的过程,是人、财、物等各种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是科技、信息、商务等各种业态不断衍生的过程,也是文化、旅游、教育等各项事业不断跟进的過程。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GDP的60%以上、财政的50%以上都将来源于工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一万亿,按照工业增加值占20%以上的比例,可以提供工业增加值2000∽3000亿;按照税收占5%左右的比例,可以提供财政收入400∽500亿。通过工业的引领,届时全市的财政收入可达到600∽700亿、GDP达到3000多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没有工业带来足够的人气、财气和商气,建起来的新城就會是一座“空城”。工业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为农村面貌改善提供财力支持,為农民增收提供就业机会,工业的发展与“三农”的发展息息相關,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只有工业发展了,才有充足的原料、丰富的产品、消费的空间、流通的市场、物流的发展。
当前,无论是从自身条件来讲,还是从外部環境来看,我们都面临着十分難得的機遇。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这些年,中央和省在我市布局的基础项目越来越多,随着昌九城际铁路通车,长江二桥通车,九景衢铁路、武九高铁、池九高铁、岳九铁路、昌九高速“四改八”、昌九发展大道等项目的规划建設,我市的经濟承载力将进一步增强,基础优势将加快转化为产业承接优势。二是长江黄金水道开发的力度前所未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重点正在由沿海向沿江转变。专家指出长江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我市擁有152公里的沿江岸线资源,特别适合大用水、大用能、大运量的重大产业发展,是我市吸引项目落户的重要筹码。三是上级组织对九江重视的力度前所未有。强卫书记主政江西后,对九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仅在发展定位上看重九江,而且对九江予以更多的支持。鹿心社省长亲自担任推进昌九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帮助协調解决问题。省直部门对九江发展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很多优惠政策都向九江倾斜,很多重大项目优先布局九江。这些都充分说明,九江推进发展、强攻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断改善。
如今,做大九江的势已蓄、力已聚、时已至。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滿怀忧患抓工业,满怀信心抓工业,满怀激情抓工業,满怀执着抓工业,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坚决打赢决战工业一万亿这场硬战,为做大九江、打造支撑江西经济崛起的“双核”奠定坚实基礎。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4 00:13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