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开发和创建“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的建议(征文) [复制链接]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9:32: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关于开发和创建


“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的建议(征文)


陈前金


    在永修县三溪桥镇横山村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磨刀”的小山村。磨刀村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而且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省一块文化瑰宝,是庐山西海柘林湖畔一处极有开发价值而尚未得到开发的旅游胜地。


    据《磨刀李氏大成宗谱》记载,磨刀村的李姓村民是李唐皇族的后裔。“磨刀李”的始祖李衟(音道)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吴王李恪的第十一世孙。李恪是唐太宗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之子,继承了隋唐两代皇族的血统。在唐太宗十四个儿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是最有文韬武略,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的。《旧唐书》称“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 。唐太宗本想立李恪为太子,因遭到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反对,最终,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李治做皇帝(唐高宗)后,李恪被长孙无忌罗织罪名而冤杀。毛泽东在评价李恪和李治时批评李世民说:“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李衟是唐昭宗李晔的随侍近臣,官居征事郎加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太傅。


    唐昭宗是一位不幸的皇帝,他即位后时大唐王朝已走到了末路,藩镇趁着平定农民起义的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唐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唐昭宗被当时最大的藩镇梁王朱温所控制,根本没有实权。唐昭宗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正月,朱温为了灭亡唐朝,自己做皇帝,杀掉宫里的所有宦官,并不顾大臣反对强行迁都洛阳。正月初五刚过,朱温就下令彻底毁掉长安的皇宫、百司衙门、宅邸和民舍,强逼唐昭宗及文武百官和全城百姓迁往洛阳。正月十一日,唐昭宗的车驾出发,皇帝仪仗全免,昭宗夫妇乘一辆辇车逶迤而行。丞相、中书令、各部尚书及王子皇妃等或轿或马,更多的是步行。昭宗知道此去洛阳凶多吉少,为避免李氏宗族遭受灭顶之灾,在车驾行至陕西华县(时称华州)驻跸兴德宫时,昭宗屏退左右,只留李衟等一两个宗室之臣。昭宗对李衟说:“鄙谚云‘绝于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与诸卿,皆李氏血脉,此去洛阳,恐难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传嗣,卿等不必随侍,可各自逃生,以保李氏血脉而期来日……”在悲泣声中,李衟向昭宗辞官,趁乱带领部分皇室宗亲,携带大唐皇族谱牒,避难逃亡,辗转来到永修(时称建昌),定居磨刀村。


    关于磨刀村的得名有两个传说。一个传说说的是,三国著名大将关羽奉命驻守在\"楚头吴尾\",磨刀村是他专门磨青龙偃月刀的地方。传说中的那块磨刀石,现在仍然保留在磨刀村前的水塘边。还有一个传说的影响更大,连永修县志里都有记载。说的是东晋时期,鄱阳湖(时称彭蠡泽)连年水灾,并且有大水蛟作怪,当时享有盛誉的许逊不但带着郡民治水,还带着徒弟们杀水蛟除恶。他铸剑、磨剑的地方就在现在的磨刀村。一幅清代绘制的《衟祖肇迹磨刀图》明确记载着那时的磨刀村不但有磨刀石,还有磨剑泉、磨剑谷和一座万福寺。《衟祖肇迹磨刀图》上还注明了一条\"吴楚通衢\",是进出磨刀的惟一通道。李衟选择在磨刀定居,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关。柘林水库没有修建之前,磨刀四面环山,素有“楚头吴尾”之称,地方偏僻且易守难攻,李衟在避难的同时还想着匡复唐室,可惜的是,就在李衟逃亡的那年,唐昭宗被朱温诛杀,留在京都的李氏族人也遭到了杀弑。在这种形势下,李衟只能偏居一隅。为了避祸,李衟还曾经假借黄祖师后人的身份苟且偷生。


    李衟认为磨刀是块风水宝地,有利于家宅兴旺,临死前让家人把他安葬在磨刀一座叫老鼠尾的山上。李衟死后,磨刀李氏四处迁徙繁衍,有超过百万李姓源自磨刀,遍布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台湾,而且出了不少达官显贵。据传,民国名人、同盟会会员、江西都督李烈钧(祖籍江西武宁),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祖籍湖北黄安),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井泉(祖籍江西临川),前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祖籍广西临桂),前“中华民国总统”李登辉(祖籍福建永定),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祖籍中国广东省大埔县),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李嘉诚(祖籍福建莆田),其先祖都是从磨刀迁徙出去的。磨刀人氏李常(字公择),北宋皇佑元年进士,担任过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被封为侯爵,是大学士苏轼和苏辙的挚友,深为苏轼、苏辙所信任与敬重,苏轼赠诗“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李常有个姐姐受封为安康郡君,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为黄庭坚(祖籍江西修水)的母亲。黄庭坚13岁丧父,在李常身边长大成名。黄庭坚是北宋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及江西诗派的鼻祖,与苏轼齐名,并称为“苏黄”。《宋元学案》认为,“黄庭坚虽然是苏门学士,但与苏轼风格迥异,他的学养来自李常”。黄庭坚自己也说:“长我教我,实惟舅氏”。每年农历9月23日是李衟的忌日,外迁的李氏族人会自觉回到磨刀祭奠老祖宗李衟。


    日军侵华战争暴发前,磨刀村有一座祠堂,名衟公祠,又称蟠根祠。祠堂盖得十分气派,门楣上镶着“仙李蟠根” 石匾(这块石匾仍被李衟后裔保存在原磨刀生产队的仓库里),祠堂进深15米,内有戏台、天井、厢房,还有供奉祖先牌位的供堂和家族聚会的厅堂。日军侵华期间,日本兵在祠堂旁边的山上兴建碉堡,把祠堂的木头拆掉当柴火,砖块用来盖碉堡,衟公祠由此毁掉。


    比祠堂更不幸的是李衟的墓。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柘林水库,随着水库水位抬升,李衟的墓被淹没。李氏族人流传着“李氏族人多显贵,始祖坟墓水中淹”,说的就是李衟之墓被淹一事。1989年,李氏族人集资在老鼠尾为李衟修建了一处新墓。2006年秋冬,鄱阳湖水系遭遇百年不遇大旱,柘林湖水位严重下降,2007年2月,李衟墓终于重见天日。李衟夫妇合葬墓十分普通。墓为圆丘形,墓侧由青灰色条石垒成,有石板拼成的宽大祀堂,墓前的三块墓碑因经年水浸字迹模糊,只有居中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上隐约能够辨认“大唐太子太傅李衟及裴夫人墓”字样。李衟墓的重现,为磨刀李氏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关于李衟迁居永修磨刀,并非只有磨刀李氏保存的族谱这一孤证。公元904年,随李衟从陕西出逃的还有李衟的堂兄弟李術。在清雍正年间一次修谱时,李衟的后人写信给李氏族人、康熙雍正两朝名臣李凤翥。请他代为序。李凤翥在他所写《磨刀衟公宗谱序》中,印证了《李氏宗谱》所言的渊源流派,他写道:“……我恪公之嗣尤较盛焉。安史之乱,衟、術二公携宗谱由长安徙建昌,術乃余支之祖,衟则磨刀之祖也……”李凤翥在雍正登基的第一年被授恩科会试大总裁,担当选拔人才的重任,足见雍正对他的信任。以李凤翥这样的名望、地位,决不会冒充皇族之后而贻笑天下的。在清朝文字狱大盛之时,若李凤翥自称皇族之后而无充足根据,还有遭人弹劾,带来杀身灭族之祸。李凤翥是决不会为沽名钓誉而拿身家性命开玩笑的。


    磨刀村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紧临柘林湖。湖光山色,风光秀丽,环境幽雅,冬暖夏凉,气温宜人,是避暑渡冬及休闲的好地方。磨刀村虽处大山深处,交通却比较方便。磨刀村距离永修县城仅60多公里。乘汽车从永修县城出发,沿316国道北上,在三溪桥刘家窝附近有一条水泥公路直达横山村部,下水泥路后再行一段简易公路就到了磨刀村。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旅游业发展很快,柘林湖已经成为国家级的风景旅游区。柘林湖的景点虽多,但像“磨刀李”这样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景点没有一个。“磨刀李”尽管就在柘林湖景区的旁边,每年到柘林湖旅游的人数多达数十万人(次),然而,知道“磨刀李”这一文化瑰宝的人微乎其微。


    开发“磨刀李”景点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第一、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与其父李渊所创立的李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最有影响的封建王朝。李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李唐王朝和李唐文化在海内外有着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开发“磨刀李”景点,有利增长人们的历史知识,加深人们对李唐王朝和李唐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第二、李姓在全球华人中是第一大姓。据《陇西堂》李氏网介绍,姓李的人在全球有1亿多人。通过开发“磨刀李”景点,积极沟通政府与李氏宗亲的联系,有利增强政府的亲和力,提高政府的知名度,推动招商引资,促进社会和谐;第三、磨刀村在柘林湖景区与德安“义门陈故里”景点之间,距德安“义门陈故里”景点仅10余公里。开发“磨刀李”景点,将上述景点连接成一条旅游热线,有利把该地区的旅游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发展。磨刀山势峻伟,地域宽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可供开发的景点很多。如:唐史馆,太庙(供奉唐朝历代皇帝),吴王庙(供奉李恪),衟公祠(供奉李衟),李氏宗祠(供奉历代已故李氏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及社会名人),文星阁(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纪念馆),乐坊(演奏演出唐宫庭歌舞),碑林(全唐诗),高僧寺(供奉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关帝庙(供奉关羽),万寿宫(供奉许逊),唐人街(仿古建筑商业街,经营唐装、金银饰品、玉器玉饰,书画古董等)等。


建议:


    一、成立永修磨刀李唐文化研究会和李氏宗亲联谊会,负责收集、整理、核实磨刀李唐史料,联络李氏宗亲;


    二、在磨刀开发和创建“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 并将“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列入江西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三、举办专题研讨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做好“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的景点规划;


    四、加大宣传力度,为开发和创建“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造势。


通过开发和创建“永修磨刀李唐文化博览园”,使磨刀成为传播李唐文化的平台,李唐后裔认祖归宗的圣地,联结、团结华人、华侨的桥梁和纽带,游客了解李唐文化的窗口和旅游、购物、休闲的乐园,推动和促进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陈前金,男,1943年12月生,江西省永修县人,中共党员,自1995年以来,在《人民日报》、《中国财政》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次获江西省财政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2006年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公众建言献策二等奖,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和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员。


    通讯地址:永修县财政局


    联系电话:0792-3222767


    手      机:13879236836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4-5-5 08:03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