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江出口加工区:苦练内功助力“昌九一体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20:33: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九江出口加工区:苦练内功助力“昌九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3-08-09 09:44
来源: 九江新闻网—浔阳晚报

九江出口加工区:
苦练内功助力“昌九一体化”

易志斌 记者 包四华/文 顾伟东/摄
核心提示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作出的“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战略部署,明确提出把“昌九一体”作为支撑江西崛起的“双核”来打造。而在昌九工业走廊上活跃着24个大小不一的工业园区,它们是推进“双核”战略的助力器和主战区,九江出口加工区就是其中之一。
虽受美国、欧盟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年全国外贸出口额增速呈现大幅下滑,但九江出口加工区作为我省首家国家级开发区却逆势上扬,连续几年发展势头令人鼓舞:从2006年园区成立之初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6亿元,出口创汇9万美元到2012年的220亿元和7.42亿美元。去年出口创汇单项占江西出口加工区出口额57%,占据中部六省出口加工区总额的30%。而从2011年7月开始,九江出口加工区出口创汇额一举超越芜湖出口加工区,在中部六省出口加工区排名第一,出口总额在全国出口加工区排名由过去的41位攀升至21位。2012年底,九江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硬是在全国53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排名跨跃升至第13位。
论天时,全国同批次启动的出口加工区有18个;论地利,九江出口加工区不如安徽芜湖;那么,九江出口加工区凭什么就“炼”出了中部六省出口加工区最高的“单产”?在打造“双核”的今天,对于助力“昌九一体化”,他们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1 九江巨石的节能样本
一个工业园区离不开千百个“零部件”的企业组成,企业发展的好坏也是衡量园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出口加工区在几年内高速增长的时候,巨石九江公司就是一个良好的节能样本。企业扩产、节能减耗,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近日,我们来到出口加工区内的巨石集团九江公司拉丝车间。室外高温如火,室内锅炉台前更是高温如烤。但是,工作人员依然在岗位上忙碌着,干劲十足,产品保质保量保效益,这得益于该公司的技改带来的变革。尤其是公司两项新上的“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喷射纱”和“高性能无碱玻璃纤维短切毡用无捻粗纱”新产品批量生产后,今年一季度产量达到6107吨,实现销售收入4034万元,占销售收入总量的24.85%。二季度至今仍然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近年来,作为我市玻纤行业的“领头羊”,九江巨石通过积极开辟新兴国家市场,加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发展实现稳步提升。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通用型无碱玻璃纤维直接纱和高强、低毛羽土工格栅用无碱玻璃纤维纱”两项新产品列入2013年度江西省(第一批)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成为继去年底该公司两项新产品通过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后的又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而其生产能源由液化石油气改用热值稳定性更符合其生产工艺要求的管输天然气后,除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外,每年为九江巨石公司节约直接能源成本3000余万元,同时也为九江出口加工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因而,九江巨石有节能样本之称。
据介绍,今年,九江巨石主要围绕“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全力推进自动化改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一系列技术研发、创新与改造,努力实现在玻璃原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等研制方面的新突破。
2 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一心为企业谋发展


巨石车间内忙碌的景象。
维系工业园区发展前景的就是项目。7年来,九江出口加工区在工作中始终贯穿“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一心为企业谋发展”的工作理念,依托九江开发区资源优势,加强对外招商。他们通过建立网站,储存项目库、制作光盘、画册和设立广告牌等方式,大力宣传工业园区,扩大知名度;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方式引商,多次参加赣台洽谈会等经济贸易活动,为园区经济注入活力。实行效绩考核以来,加工区成立了招商小组,设立专门的招商活动基金,对招商引资引进人或提供有效信息者,实行奖励措施。如今,园区累计落户项目70个,企业用工人数已有1.2万余人。
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完善是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7年来,园区累计投入1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生活配套设施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4万平方米;总面积50万平方米的三个商住小区已全面建设完成,可容纳2万人入住;通讯邮政、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机构全面入驻园区,企业和员工足不出园,便可正常生产生活;园区道路四通八达,并开通九江至沙河的专线客运车,出行安全便捷;水电气全部配套到位,2010年6月15日园区天然气门站正式点火运行,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使用天然气能源生产的工业园区。去年,园区再次投资8000万元对区内5.7公里道路和沿路绿化进行提升改造。
3 满腔热情服务企业,企业生产热火朝天
7年来,九江出口加工区建立健全管理规范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推进和企业服务的九条措施》,按照一个项目由一名领导、一个干部全天候跟踪服务。强化干部挂企帮扶制度,全面实施领导包项目、干部蹲企业,并挂牌上岗,实行帮办证照、帮建厂房、帮融资、帮招工“四帮”服务,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季一公示工作机制。园区干部职工一心扑在园区,24小时全天候跟踪服务,项目跟踪服务人凡接到项目单位需求报告后,半小时内必须赶到现场处理。全球最大数码相机供应商佳能铨讯电子落户时,要求在15天内组织3000人应聘,九江开发区仅在4天时间就组织了3500人应聘。一名公司高管人员由衷地赞叹:“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力资源配送工作在世界都是一流的。”
7年来,在园区工作的九江海关一班人提出“5天上班、7天服务、24小时预约、上门验放”等便捷通关措施,实现了海关与企业的“零距离服务”、“无障碍通关”。如今在九江出口加工区的一大批企业相继成长壮大,园区初步形成巨石玻纤、盛祥电子布为龙头的新材料;旭阳雷迪、旭阳光电为龙头的光伏光电;铨讯电子为龙头的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
如今,九江出口加工区已从不足千人的村落崛起为拥有万人的工业化小镇;从不起眼的边远郊区成长为充满活力的工业新区;从只有几个零星项目到拥有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园区,九江出口加工区书写了九江工业史上一段传奇故事。
当前,在全省“昌九一体化”的“双核”战略引领下,出口加工区正面临着良好机遇,正以火热的发展势头,在沿江开放开发的洪流中,继续书写着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8 06:13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