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11-7
- 最后登录
- 2020-4-8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0
- 精华
- 0
- 帖子
- 1775
  
|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G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附:2011年与上年相比,我市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全年农业总产值375.1亿元,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8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财政总支出突破300亿元,达到2011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产业集聚加速。2011年,十大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主营园区发展迅猛。1-11月,园区从工业实体经济看,规模以上工业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增速回升为工业轻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08.42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总产值超亿201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9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重大项目推动力强劲。在全市10工业投资引领作用明显。2011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步协调发展涉及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大部分行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1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领跑全省。截至22011年,赣州城市居民人均可(八)消费市场'D"O.X*F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12月末,九江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1年前几个月,我市居民消(一)工业下行压力加大。201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速偏低,主要支新开工项目减少。2011年,全城市建设投资增速趋缓。全市城市投资资金来源不足。2011年,(三)要素供应依然偏紧。一是企(四)通胀压力延续。随着综合调(一)工业生产回升基础不牢。虽(二)投资保持加速难度加大。综(三)完成节能目标压力不小。主
(一)GDPA8 ` ?6 Z/ z
九江: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GDP1256.4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GDP总量为2007年的2.12倍,实现四年翻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6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35.94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412.78亿元,增长11.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8.6:58.5:32.9,其中二产占比大幅提高,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赣州
2011年 赣州GDP1335.98亿元,增长12.5%。
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个,比上年增加3个;11个县(市、区)超过50亿元。S
附:2011年与上年相比,我市(赣州)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明显前移:财政总收入前移10位,地方财政收入前移8位,出口总额前移7位,固定资产投资前移5位,地区生产总值前移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移2位,社會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前移1位。
7 ^# j
* i5 R' p; t2 B. F0 m. i' I2 q
(二)农业生产形势+ E- x$ G& Z3 a! u
九江:
201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82.75亿元,可比增长4.2%。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单产普遍提高。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7.56万公顷,同比增长1.0%;粮食作物产量155.56万吨,同比增长1.4%。油料作物播種面积12.92萬公顷,同比增长1.2%;產量20.71万吨,同比增長8.2%。棉花播种面积6.07万公顷,同比增长2.7%,产量10.45万吨,同比增长8.7%。水产品在受上半年干旱的影响下,恢复迅速,水产品量37.81万吨,
同比增长2.4%。
赣州:
全年农业总产值375.1亿元,增长4.0%。粮食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达到278.54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全年生猪出欄573.6万头,增长6.4%;期末存栏336.9万头,增长5.6%。水产品产量25.9万吨,增长3.5%。蔬菜播种面积160.7万亩,增长0.5%;产量达241.8万吨,增长2.9%。脐橙产量133.4万吨,增长20.5%。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2.42万亩,增长99%;完成高产油茶造林19万亩,工业原料林造林30万亩。
v# s' D5 f/ J
; (三)财政总收入- \& k/ n7 t: k
九江:
2011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比上年净增45.1亿元,同比增长38.6%,财政收入增量、增幅均创分稅制改革以来新高,比2008年(66.17亿元)增长1.45倍,超额完成市委九届七次全会确定的“财政收入三年翻番”目标,总量排名已连续三年在全省保持第三。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01.03亿元,比上年净增29.97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总收入实現了由2008年一区(浔阳区)过5亿到县縣过5亿、六个县(湖口县、浔阳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瑞昌市、庐山区、修水县)过10亿,县县三年翻番。" h* y4
赣州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80.32亿元,增长40.5%,增速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新高;
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0.05亿元,增长39.3%,增速比上年分别大幅提高25.2个、23.3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158.53亿元,增长42.6%,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87.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财政总支出突破300亿元,达到311.68亿元,增长30.0%。全市财政贯彻落实“民生为本”理念,围绕省70项公共财政政策及市民生工程100件实事,切实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坚持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住房保障等民生类财政支出169.59亿元,增长41.4%,增速比财政总支出高11.4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54.4%,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1%、住房保障支出增长86.2%。/ B3 Y+ D" P8 L( R; j
k* j0 ?0 t* z( ]) r
7 y, [2 q" w4 {9 O( J# V: \; w
(四)工业主营业務收入
# \ 九江:
2011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0.9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8.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9.09亿元,增長50.8%,提前一年超額完成“三年决战工业2000亿”目标。主营业务收入全省第二,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产业集聚加速。2011年,十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增加值385.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2%,同比增长17.7%,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7.8%,拉动全市规模工业增长14.8个百分点,是全市工业快速增长的支柱力量。从主营业务收入指标看,2011年,十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務收入1968.1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为89.9%。
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497户,比上年增加178户。过10亿元企业达25户,比上年增加8户。九江石化、九江钢廠突破200亿元。
园区发展迅猛。1-11月,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达1553.1亿元,占全市79%,是九江市强工兴城的主战场。过百亿园区7个,比上年增加3个。
赣州:
從工业实体经济看,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出现明显探底回升态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30.35亿元。同比增速前8个月持续回落,1-8月份为全年最低点10.3%,从9月份开始逐月回升,全年增长18.7%。
六大工业主导产业增速回升为工业增速回升提供了较强支撑,特别是所占比重较高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回升态势更为明显,增长15.6%,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升8.6个、7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08.42亿元、121.93亿元,分别增长18.3%、19.5%。
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2.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9.5%,增长19.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总產值超亿元的企业456户,比上年增加129户;5亿元以上的69户,增加34户;10亿元以上的31戶,增加18户。
(五)外贸出口 y; Z+ H8 o& `% D
5 f. 九江:
201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總额37.8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倍。其中,出口总额26.26亿美元,增长1.17倍,增幅排名全省第一。出口总额为2008年的9.97倍,实现“三年翻三番”,排名从上年全省第五一举跻身全省第二。201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7.73亿美元,增长16.1%;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307.11億元,增长53.5%。
赣州:
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9.2亿美元,增长79.3%,比上年提高44.2个百分點。其中出口总额25.2亿美元,增长92.5%,增速创2005年以來的新高,比上年提高57.9个百分点。全年各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六)固定資产投资
九江:
2011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6.54亿元,同比增长39.4%,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投资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重大項目推动力強劲。在全市1025個500萬元以上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376个,完成投资720.42亿元,同比增长57.7%,占全市投资的71.6%;5000万以上项目727个,完成投资891.31亿元,同比增长51.4%,占全市投资的88.6%;3000万以上项目888个,完成投资936.47亿元,同比增长45.3%,占全市投资的93.0%。
工业投资引领作用明显。2011年,工业投资728.87亿元,同比增长40.2%,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出0.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資产投资比重72.4%,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73.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9个百分点。
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步协调发展。2011年,第一产业投资9.43亿元,同比增长59.1%;第二产业投资728.87亿元,同比增长40.2%;第三产业投资268.25亿元,同比增长36.6%。三次产业投资结構由去年同期0.8:72.0:27.2转变为0.9:72.4:26.7,“二三一”产业格局投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涉及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大部分行业投资稳健增长。2011年,批发和零售业投资126829万元,同比增长112.6%;交通運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570748万元,同比增长106.3%;文化、体育和娛樂业投资102254万元,同比增长119.5%;住宿和餐饮业投资175864万元,同比增长99.5%。
赣州: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0亿元,增长28%。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資产投资819.55亿元,增长28.1%。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保持高增长。完成投资增长40.5%,高于全部投资12.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40.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20.8%,外商投资(含港澳台商投资)下降16.3%。服务业投资维持高增速。完成投资增长37.7%,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8.3%;占全部投資的比重54.7%,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投资中,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业成倍增长。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年度163个市属重点工程有155个项目在建,全年完成投资493.51亿元,增长33.3%。随着保障房密集开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全年累计投资增长30%,增速比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回升6.1个、1.2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竣工面积均有所回升。房屋施工面积同比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6%,回升到全年的增长5.4%。房屋竣工面积下降41.6%,降幅比上半年缩小11.7個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6.4%。
2011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6家,比上年减少79家;合同利用外資9.16亿美元,下降4.4%;实际利用外资9.29亿美元,增长11.1%。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157个,实际进资307亿元,增長30.5%。
(七)民生 b1 q5 A) L9 T4 a( f7 e, u6 E
8 _7 九江: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11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6778元,增长21.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1年,全市新增就業5.82万人,城镇就业率98%,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95万人。
保障性住房建设领跑全省。截至2011年底,全市42个公租房项目全部开工,房屋竣工9552套,占55.5%。全市23個廉租住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全年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134.5万平方米11438户;在建安置房建设开工134.57万平方米11786套,竣工建设安置房77.55万平方米6597套。
赣州:
2011年,赣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8元,增长13.1%,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增速创2007年以来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4684元,增长12.0%,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增速七年来首现两位數增长,创2004年以来新高。
: Y7 C8 H: [; x% Y# E
(八)消费市场' D" O. X* F0 i) u* s* Q0 \# w3 }6 _
6 s$ N8 W* F' ^0 _
九江:
2011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費品零售总额329.74亿元,增长18.1%,增幅位居全省第三。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达100.35亿元,增长30.8%。旅游拉动消费作用明显,2011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868.76万人次,同比增长45.0%;实现旅游总收入205.68亿元,增长43.9%。
赣州: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32亿元,增长17.3%。其中,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52.72亿元,增长18.1%;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6亿元,增长13.9%。2011年全市家电下乡产品累计销售量61万余台,比上年增加14万余台。全年销售额達16.22亿元,增长47.5%。热销的家电下乡产品前三位的是冰箱、彩电、空调。全年實现旅游总收入135.7亿元,增长40.8%;其中,外汇收入3576.2万美元,增长17%。旅游总人数1764.77万人次,增长26%。机场进出港人数突破50万人次,达到51.5万人次,增长63.4%。
(九)存款贷款 L$ l4 T c2 i! k! C2 g
* w8 e$九江:
12月末,九江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币各项存款余额1248.58亿元,比年初增加165.84亿元,同比减少61.5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9.05亿元,比年初增加146.28亿元,同比多增9.14亿元。
赣州: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突破千亿,达到1035.42亿元,比年初增加192.03亿元,增长22.3%。其中,短期贷款414.7亿元,增加129.26亿元;中长期贷款610.13亿元,增加61.8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262.98亿元,增加46.47亿元。各项存款余额为1847.6亿元,比年初增加341.34亿元,增长22.7%。其中,单位存款711.43亿元,增加154.79亿元;个人存款也突破千亿,达1101.99亿元,增加193.96亿元。存贷比为56%,比上年略降0.2个百分點。
(十)物价
九江:
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1%,继1-8、1-9月达到105.4%高峰值后,呈逐月回落态势。构成CPI指数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價格呈“七升一降”,涨幅面明显擴大。其中,食品类价格漲幅最高,达1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涨幅居次,为5.2%。
赣州:
2011年前几个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当月涨幅由3月的3.4%、6月的5.1%,到7、8、9、10月的上涨6%,11月和12月出现明显回落,当月涨幅为5.2%,比前几个月的高点回落0.8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涨幅為4.9%,从构成居民消费八大类商品来看,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3%、居住类上涨3.5%、医療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烟酒类价格0.5%,衣着类价格下降0.6%。( u9 ?: p. A% v% v7 h( f
9 m3 y D B
6 U8 z& m+ J/ s7 |' B5 B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九江:
(一)工业下行压力加大。2011年上半年,九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自进入6月份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下降之势,且在全省位次屡降,1-12月,規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3%,连续三个月排名全省第九位。
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速偏低,主要支柱行业增速回落。2011年,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速10.1%,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8.2个百分点。十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7.7%,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其中,占比重最大的石油化工产业增速仅为2.1%。
(二)投资发展后劲不足。
新开工项目减少。2011年,全市新开工项目505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87个,下降27%
城市建设投资增速趋缓。全市城市建设投资83.12亿元,同比增長27.9%,比上年同期降低19.2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8.3%,比上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
投资资金来源不足。2011年,全市资金来源合计1165.50亿元,同比下降6.1%。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其他资金来源均呈现负增长态势。
(三)要素供应依然偏紧。一是企業資金压力加大。2011年,央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幣贷款总额779.05亿元,增长2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二是能源供应吃紧。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下降11.9%,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長0.9%,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电力供应减少,使用电量增速也大幅回落。此外,用地供需矛盾、招工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四)通胀压力延续。随着综合调控措施取得初步成效,物价水平已呈现稳中趋缓态势。累计涨幅由1-8、1-9月的峰值105.4%逐月下降至1-12月的105.1%。下阶段,经济增长适度回调、流动性不断收紧可以减轻物价上涨的需求和流动性压力,粮食取得新的丰收也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礎。但是,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上涨的一些因素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本消除。一是输入型通胀压力将长期存在。2011年,无论是发达经济体還是新兴经濟体,通胀风险都明显上升。二是劳动力成本将持续上升。目前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劳动用工价格上涨现象,表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物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和低保标准相继提高等因素都导致各个环节人工成本增加。
赣州
(一)工业生产回升基础不牢。虽然2011年全市规模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出现“V”型走势,但回升的基础仍然不够牢固。从行业看,三分之一的行业增速仍在下滑。全市35个工业行业分类中有13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前9月,有10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前10月,有14個行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前11月。从地区看,有11个县(市、区)增幅比前11月回落,有5个县(市、区)增幅分别比前9月、前10月回落。从投入看,工业投资占比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持续下滑,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資的比重:一季度49.2%、上半年44.1%、全年43.9%,而全省工业投资占比却持续上升,分别为54.6%、55%和57.7%。
(二)投资保持加速难度加大。综观2011年全市投资增长轨跡,增速也呈现“V”型走势。2011年投资最高增速为1-4月的37.1%,从4月份開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個月回落,8月份累计增幅10.3%为全年最低点,然后逐月回升到前三季度的21.4%、全年的28.1%。虽然8月份后投资增速逐月回升,但回升幅度明显比上半年回落幅度小,而推动投资回升的主要靠服务业,其中贡献较大的是房地产业,投资增幅的9.4个百分点靠其拉动,而随着房地產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房地产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三)完成节能目标压力不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节能基数较低。“十一五”时期,我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0.23%,居全省第5位,而2005年我市单位GDP能耗基數仅为1.028吨标准煤/万元,在全省各设区市中居第10位,略高于抚州。第二,降幅目标较高。省政府确定我市“十二五”时期节能降耗目标为下降16%,降幅又居全省前列。第三,运行情况“堪忧”。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節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8%。年前省政府通报各设区市2011年前三季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我市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52%,虽完成了前三季度目标任务,但仍为二级预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