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导干部不妨学学“笔公”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7:18: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因脑袋上小下大,状若笔头,北魏犯颜抗上称得上是为官之忌,“笔“笔公”精神很值得领导干部学习干部“软绵绵”,最大可能是没摆



领导干部不妨学学“笔公”(摘自七一社区论坛党政时评)
因脑袋上小下大,状若笔头,北魏大臣古弼被皇帝取诨名作“笔头奴”,一般群众则稱“笔公”。他性子也和笔杆一样,笔直,原则性极强。古弼一心为公,认理不认人,即使“一把手”乱作为也敢硬顶。有一次,皇帝一时兴起,先大阅兵,后大围猎,下旨征用好马。結果“笔公”不高兴了,索性抗旨,送去的净是老马、弱马。皇帝勃然大怒,愤愤骂道,“笔头奴”算计到朕头上了,回去先斩他!同僚们“惶怖惧诛”,“笔公”却说,国家外有强敌虎伺,好马拿去打猎,拿什么守城打仗?“苟使国家有利,吾何避死乎”。毫不畏惧,大义凛然。最终,皇帝被折服,慨嘆“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犯颜抗上称得上是为官之忌,“笔公”为什么和皇帝“过不去”?皇帝又为什么称赞他是“国之宝”?皆因他胸中有大局而无私利,用今天话说,是把国家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而把皇帝一己私利放在次要位置,更把个人前途和名利算计置之脑后。当整体利益和皇权私利发生沖突时,“笔公”毫不犹豫站在了大局整体一侧;当需要在盲从和担当中作出选择时,他选择了正道直行。史赞“笔公”为直臣,他不畏强权,敢堅持原则,堪称民族脊梁。后来,“笔公”官至吏部尚書,君主用他当“组织部长”,恐怕用的就是那份忠直。
  “笔公”精神很值得领导干部学习。这并非提倡领导干部和“一把手”“拧巴”、对着干,而是应像他一样,关键时刻能坚守住原则。事实上,以古弼为镜,确实能“照”出某些干部的“软”。纵览近年的用人腐败大案,多掺杂一些干部的“软”。以影响较大的王亞丽案为例,在王亚丽升迁的几个關键环节,若非有人“软”,甚至只要把关之人不“助力”,不帮助“周旋”,王亞丽都不会得逞。现实情况却是,“一把手”令下,有人逆来顺受,不敢则声,有人趁风使舵,顺水推舟,有人更上下其手,“出力”多多。“软”干部是非观念淡薄,凡事唯上,只恐執行上級意图不得力,生怕上级不“满意”。至于原则、政策、公道,在领导“意思”前通通要让道,要回避,要变形,要扭曲。
  干部“软绵绵”,最大可能是没摆正群众满意和上级满意关系,一心追求领导满意,却不知领导满意与群眾满意的关系還需辩证看。须知,上级最终也是要让群众满意,群众不满意,领导就不可能满意。原则守不住,事情乱了套,无论是上级,还是领导,都不可能真正滿意。而守住原则,即便一时受误解和质疑,最终也会得到认可。“笔公”一直被推崇,不是很好的例子吗?更何况,服从绝不是跟着“胡来”,若奉行“听命主义”,唯“一把手”命令是从,无原则地逢迎,难免出事故,也最终難逃党纪政纪的追究与处理。换届中,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违规用人等乱象都有可能抬头,若领导干部能能如“笔公”一般較真,一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不正之风岂能刮得起来吗?领导干部真该学“笔公”!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4 00:19 , Processed in 1.296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