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珍贵史料】辛亥革命在九江(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8:5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发布时间:2011-10-28九江是全国第三个(晚湖南、陕西1902年,蔡公时、张华飞、徐1909年秋,“浔阳阅书报社”1909年,林森由上海调到九江10月11日,蒋群从云南回到九10月20日的《申报》援引“伦1911年10月23日晚上八时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三),在革命的问题上,马毓宝是一个摇九江独立的当天,有关九江起义的如果说九江起义的成功,是林森、10月26日,经江西革命党人的李烈钧,江西武宁县人,毕业于江李烈钧就任总参谋长之职后,马毓为推进革命进程,李烈钧决定出兵李烈钧在九江就职时,安徽尚未光九江刚刚独立,武昌方面就频频来10月30日,在北洋军阀冯国璋九江出兵,改变了武昌四面受敌的






辛亥革命在九江(图)


发布时间:2011-10-28 10:37:47 來源:九江新闻网-长江周刊




江西都督马毓宝在南昌百花洲欢迎同盟会江西支部职员时合影

九江炮台营在演習
  九江是全国第三個(晚湖南、陕西一天)首先起来响应辛亥革命的地区。第二年10月29日,孙中山先生来到九江,在各界的欢迎宴会上,他高兴地说:“武昌起义,九江最早响应,鼎力支援,使革命得以顺利发展,如此之功,吾人佩甚。”盛赞九江人民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革命党人,策动起义
  1902年,蔡公时、张华飞、徐秀钧三好友在九江組织“慎所染斋”(对外是私塾),这一组织“明为讲学,实为传播种族思潮”。这是九江乃至江西最早从事宣傳革命思想的组织,“是為江西革命思想之发端”。由于地方當局的压制,慎所染斋被迫解散。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蔡公时、徐秀钧等东渡日本求学,在那里他们经常聆聽孙中山的演讲,深受启发。1905年蔡公时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九江最早的革命党人。
  1909年秋,“浔阳阅书报社”在九江城内的化善堂成立。这是当时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同时还是一个联络革命党人、培养人才、酝酿起义的秘密机关。这一组织的创办人就是林森。林森兼任该社社长,吴铁城被推为副社长,蒋群等人为干事。
  1909年,林森由上海調到九江海关工作。这一年,林森43岁,首先他联络一群爱国青年和反清志士。吴铁城,广东人,小时候随经商的父母来到九江。正在同文中学读书的他,就是经林森的介绍加入同盟会,并成为浔阳阅书报社的骨干力量。还有早年开办慎所染斋的革命青年蔡公时、张华飞、徐秀钧等人,由日本回到九江。林森等人“订阅各地报纸和新出版的书刊”,还“不时带许多香港出版的刊物和画报”,将这些具有革命色彩的书报,陈列于九江江边繁华地段的八角坊公共阅览室,向读者宣传革命思想。
  10月11日,蒋群从云南回到九江,他带來了武昌起义的消息,给九江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林森立即决定将起义的消息张贴在浔阳阅书报社的门口,并且把“推翻帝制,创造民国”几个醒目大字用红笔圈划起来,引起过往民众驻足观看。当蒋群发现53标统马毓宝“没有坚决反正的意思”后,立即便访马毓宝的部下,宣传武昌起义的消息,坚定他们起义的决心。同盟会员吴照轩从南昌秘密回到九江,在浔城,林森、罗大佺、吴铁城、蒋群、陳中瑞、吴照轩等人在秘密策划着。
  10月20日的《申报》援引“伦敦电”:“革命军在九江城外要求該城降伏”。从浔城发往各地的电报稱:“九江甚危急”。九江城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1911年10月23日晚上八时,九江金鸡坡炮台連續发出三声震天动地的炮声,驻九江的新军53标各营立即鸣枪表示响应。24日,老百姓发现一夜之间九江城变了。满清的龙旗不见了,城头遍竖的是青天白日旗,到处张贴着“推翻帝制,创造民国”的标语。据当时《申報》报道,新軍起义时,九江“秩序极佳,巡行街市,开放空枪,焚去道署,保获教会,无抵抗,无流血。而九江全城及城外各地已入革军之手。”在九江的街头“华人来往办事无异平时”,“市面仍照常贸易,租界亦甚安静”。就这样,革命党人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江中游重镇九江城。
  10月24日(农历九月初三),革命党人宣布九江独立,并成立驻浔军政分府。成立军政分府的会议是在原53标驻地召开的,考虑到马毓寶的军衔最高,资历老,又是一个老好人,众人就推他为临时都督。可是,马毓宝当时是死活不就。
  兵不血刃,九江独立
  在革命的问题上,马毓宝是一個摇摆不定的人。九江的革命党人策动他的部队起义時,见军心都变了,他就随了大流呼应了起义,是从众心理占了上风。现在,只听说武昌起义了(因为湖南和陕西的消息还未传来),别处还没动静,自然不知未来怎样?犹豫心理使他畏缩不前。见马毓宝的革命意志不够坚决,林森、吴铁城等人就生出一计来。只见吴铁城振臂高喊:“我们起义的官兵还要脑后尾巴做什么,还准备投降清军吗?拿剪刀来!”带头剪去脑后的长辩。于是,在场的人你给我剪,我给你剪,也就强行剪去了马毓宝脑后的大辫子,断了他模棱两可之心。满清人入关时定下的“留发不留头”的政策在这里被推翻了。剪辫子成了革命还是不革命的标志。
  九江独立的当天,有关九江起义的消息,军政府颁布的文件、布告刊登于《江西民报》,引起全省震动。公告指出:“大汉光复,百姓欢腾,义旗所指,首在安民。胡虏入关,各处屠城。我军宽大,不乱杀人。倘敢抵抗,有死无生。凡我同胞,协力同心。解除束缚,再见光明。三呼万岁,革命成功。”
  李烈钧来浔,稳定大局
  如果说九江起义的成功,是林森、罗大佺、吴铁城等人起到了主要作用的话,那么,起义后大局的稳定就靠李烈钧了。
  10月26日,经江西革命黨人的邀请,李烈鈞抵达九江。林森、吴鐵城纷纷前往拜会,介绍起義的全部过程,特别讲到困难的局面,要求他留下来担任要职,以稳大局。本来他是要去南昌的,考虑到九江能否成为武昌江东屏障事关大局。于是他接受军政府总参谋长一职,并正式在旧衙署设立办公处。
  李烈钧,江西武宁县人,毕业于江西武备學堂,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走上革命道路。他后来回忆到达九江时看到的情景:下船登岸,只见岸上欢迎我的大小官员各方人士都剪了辫子,军政官员有的穿军服,有的穿长衫,多用军帽蓋着齐肩短发。商团领袖和代表打扮更具特色,不少人身穿短衫,头上带着像京戏短打武生戴的扎巾,耳邊挂一个绒線球,类似豪侠黄天霸的装扮。
  李烈钧就任总参谋长之职后,马毓宝借口身体有病,不理政务,成天躲在家里抽鸦片。实际上,九江军政府一切事务都是由李烈钧负责。
  援皖与援鄂
  为推进革命进程,李烈钧決定出兵南昌。10月28日,由蒋群、劉世均率领的九江晋省支队沿鄱阳湖、赣江向南昌进發,沿途的清水师纷纷归顺。消息传到南昌,革命党人积极响应,在蔡公时的筹划下,10月31日驻防南昌新军起义,南昌宣布独立。九江援省支队入城后,11月1日南昌军政府成立,蒋群任军政府参赞。南昌光复后,全省各地纷纷响应。从此,江西渐趋统一和稳定。
  李烈钧在九江就职时,安徽尚未光复,安徽革命党人胡万泰专程来到九江,请求李烈钧派兵支援。李烈钧迅速派团长黄焕章率两个营兵力赴皖支援。11月1日光复安庆(安徽省会),宣布独立。不料士兵军纪败坏,掠夺洗劫。李烈钧闻讯,亲率步兵一营,兵舰两艘,赶赴安庆调处,将团长关押,为首肇事者正法,掠夺财物悉数归还,迅速安定人心,恢复市面。11月21日,安庆各界召开盛大欢迎会,推举李烈钧任安徽都督,并于当日就任。
  九江刚刚独立,武昌方面就频频来人来电,要求派兵支援。10月26日,九江就组建了以凌剑秋为队长的“江西援鄂义勇队”,该队共93人。由于武器弹药供不应求,九江革命党人为了虚張声势,砍下庐山的竹子做步枪,用铁片做机关枪的模型,买来鞭炮放进洋油桶炸放冒充机关枪,在三五牌香烟的罐头盒内装火药、碎玻璃等做成炸弹。敢死队员每人身背三颗炸弹,其中一个是真的,两个是假的。在極其艰难的條件下,支援武昌革命。
  10月30日,在北洋军阀冯国璋的猛攻下,汉口失陷,黎元洪“一日五电乞援”于安庆的李烈钧。李烈钧接到告急电报后,一方面命令九江军政分府,集合部队,等待西援;另一方面,他将在安庆收容的三千清兵进行整编。11月26日,九江援鄂部队起程西进,27、28日,二、三千步炮兵在巡洋舰的掩護下,分别于湖北阳逻、青山登陆,进入武昌。12月4日,黎元洪任命李烈钧为苏、皖、赣、粤、桂五省联军总司令,控制武昌及周边地区。自此后,北洋军不敢进攻,武昌从此稳定下来。为表彰九江军队援救武昌有功,湖北军政府犒赏九江援军十万元,奖励李烈钧本人数万元。李烈钧将钱全部发给士兵和下级军官。
  九江出兵,改变了武昌四面受敌的的局面,九江成为武昌的屏障。直到1912年3月,李烈钧奉命回师担任江西都督为止,九江援鄂军队一直战斗在湖北战场,为稳定革命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撰文/柳秋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11 05:19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