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瑞昌未来五年总体發展定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1:22: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欢迎来到九江论坛网--江西九江市生活交流社区!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www.ganzw.com
    文章简介:未来五年总体发展定位是:沿江大1、促进沿江大开发。决战大工业2、推进城市大建设。按照“建设3、谋求三产大繁荣。做大港口物4、实现三农大进步。围绕“村庄5、推动民生大改善。扩大城乡社6、确保社会大稳定。坚持“属地



未来五年总體发展定位是: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用五年时间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工業主营业务收入翻两番,实现600亿元。“一市两区”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人口达到26万,中心城区人口超过20万,建成区面积突破2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5%。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降2%以上。
1、促进沿江大开发。决战大工业,努力實现“6326”目标,“6”即培育六大支柱产业,在原有四大支柱產业的基础上新增造纸纸品和新能源产业,“3”即矿冶化工、造纸纸品、纺织服装三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2”即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两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6”即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实现上述目标,要科学编制码头工业城二期规划,加速推进码頭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将沿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完善城区工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園區整体形象;支持主导產业扩大规模,延长產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產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每年至少引進2个投资50亿元的重大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成长性能好、發展潜力大的企业,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二次创业;提高资源型企业准入门槛,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确保万元GDP能耗、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2、推进城市大建设。按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发展定位和“一市两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大建设。推动城市组团发展,重点打造城南新區、赛湖新区、滨湖新区和城中新區;加快城区道路改造升级,打通环城路,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城市排洪管网,推进公共服務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服务能力; 实施以赤湖、安定湖、长河、瀼河为重点的“两湖两河”开发工程,打造彰显水岸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加大码头镇集鎮建设力度,对码头镇进行整體规划、整体改造、整体提升,将码头镇打造成长江之滨新型工业、港口物流、宜居宜业的临港新城,形成与隔江相望的武穴市竞相发展态势;创新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生态城市“四城同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市道路沥青改造步伐,建立违法違章建筑整治长效机制。
3、谋求三产大繁荣。做大港口物流业,推进公用港口码头和专用码头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3000万吨散装杂货、15万标箱以上吞吐能力的港口码头;发展文化旅游业,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山水资源,构建南、北、中三條文化旅游线路,融入环鄱阳湖、大庐山旅游圈;加快商贸市場建設,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皮革大市场、家具城等大型专业市场,做活城区商贸业;大力發展乡村游、农家樂、星级酒店、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服務业;创新金融服务,完善保险、会展、创意设计、電子商务服务体系;推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4、实现三農大进步。围绕“村庄更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围绕“山上更绿”,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统筹抓好山上绿化和通道绿化;围绕“道路更畅”,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网络化,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确保百姓出行更加便捷;围绕“百姓更富”,全面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标准良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十百千”工程,着力培育品牌农业、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多元化;围绕“集镇更旺”,加快集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场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生态中心集镇。
5、推动民生大改善。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继续實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城乡居民就业率;加快以公租房、廉租房为重點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高标準建设一批公寓式安置区;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不断提高農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城区自来水改造步伐,启动长江引水工程;加快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和精神文化需求。
6、确保社会大稳定。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在法律和政策框架内着力化解一批信访难题,推动社会管理重心向社区和农村转移,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管理;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黑除恶治霸”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黑恶势力犯罪、暴力犯罪、多發性侵财犯罪的侦破和打击力度,不断提升公众安全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交通、消防、建筑、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防止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联系我们|九江论坛网

GMT+8, 2025-5-4 16:39 , Processed in 1.1718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